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部分学校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甲骨文记载:“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注释:武丁卜辞问:商王召集人马,命令妇好征伐土方。)这体现了( ) A. 甲骨文的辉煌灿烂 B.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C.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D. 甲骨文的可考年代 2.特种邮票《京杭大运河》中,北京燃灯塔和浙江杭州拱宸桥分别作为运河两端的地标被重点呈现。邮票中的地标信息可以体现出大运河( ) A. 强化北方的军事防御体系 B.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 推动全国建筑技术的进步 D. 促进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3.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 民族交融的加强 B.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 政权分立的加剧 D. 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 4.诗歌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与表中两首古诗所体现的社会变化相关的制度是( ) “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的人)沉下僚。 ———(魏晋)左思《咏史》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宋)汪洙《神童诗》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5.2005年,国务院批准以郑和首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 B. 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C. 郑和率领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D. 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 6.清朝统一全国后,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进行有效管理。下列关于清朝边疆治理的史实与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A.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标志着清朝在台湾建制 B. 设置伊犁将军———清朝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的管辖 C. 设置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D. 签订《尼布楚条约》———清朝加强对今天东南地区的管辖 7.1946年12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战局在开始变动》,指出:“蒋军除几个局部地区尚有战役性的主动以外,就全局来看,它的主动已转为被动。”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 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 B. 第二条战线的兴起发展 C. 解放区面积的迅速扩大 D. 国共双方有生力量消长 8.全民族抗战时期,周恩来和南方局的其他领导在重庆时常对国民党中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和进步的爱国人士进行耐心地宣传、解释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这一举措旨在( ) A.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推动达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C. 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政权 D. 调动工人阶级抗战积极性 9.观察如图的时间轴,该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新生政权的成立和巩固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10.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小巴同学搜集了如下史实,据此推断他想论述的观点是( )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沿海地区开始 C. 改革开放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D. 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循序渐进的特点 11.如图图片中的对比主要体现了( ) A. 大河文明的扩展 B. 世界文明多元一体 C. 东西文化的差异 D. 文明的交流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