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9559

08 第五章第三讲 力、弹力和重力--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全国通用)

日期:2025-09-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104387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全国,解析,原卷版,练习,分层,精练
    1.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对于该现象的描述,最能说明的是(  ) A.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小船一定是受力物体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 【答案】B 【知识点】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作用的相互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详解】A.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比如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会变形。但在本题中,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向后移动主要体现的是运动状态的改变,而非物体形状的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人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对另一艘小船施加了一个力,同时另一艘小船也会对人和人所坐的小船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从而使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向后移动,很好地解释了题干中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在这个过程中,当人推另一艘小船时,另一艘小船是受力物体,但同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也受到了反作用力,不能简单地说小船一定是受力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本题中主要体现的是力的相互作用,并没有涉及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力与其他三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拉动拖车 B.用力提起箱子 C.击出乒乓球 D.用力拉弹簧 【答案】D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拉动拖车的力改变了拖车的运动状态;提起箱子的力改变了箱子的运动状态;击出乒乓球的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用力拉弹簧的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由此可知,D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基础科学,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图中所示的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及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铅笔的长度为4.1cm 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33g C. D. 木块所受重力为2N 物体的体积是80cm3 【答案】C 【知识点】刻度尺的读数、量筒(杯)的选择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详解】A.刻度尺测量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中铅笔长度测量结果为4.1cm,缺少估读位,正确的读数应为4.10cm,故A错误; B.使用天平时,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虽然总质量读数100g+20g+10g+3g=133g,但操作不规范,实际质量无法确定,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分度值为0.2N,读数2N,物体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重力等于拉力,故物体所受到重力为2N,故C正确; D.量筒读数时,物体的体积应为两次示数之差,80cm3是液体和物体的体积之和,不是物体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小明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使之发生弹性形变、长度伸长。此时,“弹簧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的力”是(  ) ①手对弹簧施加的力;②弹簧对手施加的力 ③墙对弹簧施加的力;④弹簧对墙施加的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 【详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弹簧拉手和墙,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是对手和墙的拉力,故②④正确,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板发生形变是由于足球对它施加了压力 B.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足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D.木板受到足球竖直向下的压力就是足球的重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