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9950

2.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87278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读他的诗如同徐徐打开一幅色彩斑斓的高原油画长卷。那雪山、草原、河流、戈壁,恢弘大气,摄人心魄。那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跛行的瘦马、高车,那嚎天悲血的月下野牛,那峨日朵雪峰飞逝的雄鹰,这一切在他笔下元气淋漓,从青海高原的开阔、粗犷和忧伤中,沛然而出一种丰富而博大的生命意识。他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出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他就是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的昌耀。 导入课题 峨日朵雪峰之侧———荒原流放中心灵的磷火流萤 “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 “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山顶终年积雪。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远景而已。 侧:点明位置,山壁的一侧。 解题 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 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文体知识 薄壁:báo 石砾:lì,石块与沙砾 嚣:xiāo,喧哗 揳:xiē,捶打 罅隙:xiàxì,裂缝;缝隙 血滴:xuè 但有:只有 字词点拨: 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初读全诗。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诵读品鉴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诗歌首句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怎样理解“此刻”和“仅”两个词的含义?(分析鉴赏这句诗的内容与表达技巧)。 1 1、“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 ,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2、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 )“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3、暗示了“我” 的目标与 “我” 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2作者选取特定的意象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形象:塑造了一个登山勇士的形象,这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 然后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 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也就是说,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一只小小的蜘蛛出现在岩壁上让我感悟到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2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 落日(彷徨又决然) 引力无穷的山海 滑坡的石砾 一派嚣鸣的棕色深渊(像军旅喊杀声) 视听结合、变换视角营造了雄浑、壮美、崇高、紧张的氛围 思考:这一部分的所见所听中描绘了那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象征意义? 视觉形象:雪峰落日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