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物理前两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物理学研究中,常常需要一些测量工具来测量某些物理量,如用刻度尺来测量长度。请再举出一例:用_____来测量_____。 2.如图所示,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相对于跑道他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跑步的速度为_____m/s;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_____。 3.在击鼓传花游戏中,鼓响花传,鼓停花止,鼓声是鼓面 产生的当用较大的力敲鼓时,鼓声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会增大击鼓的人虽然遮住了眼睛,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声音的 判断出是谁在讲话. 4.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 相同,甲和丁的 相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5.古筝和琵琶合奏《春江花月夜》时,人们能分辨出古筝和琵琶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古筝校音时把弦调紧点,是为了提高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演奏时. 6.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其中7—14题为单选题,15、16为双选题,全选对的得2分,选1个且对的得1分,选错的得0分,共20分) 7.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162m B. 唱完一遍我国国歌的时间大约为50s C. 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温度是 D. 一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8.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图像(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丙、丁 9.公元10世纪,谭峭在其著作《化书》中记录了很多科学现象及规律,如“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环舞,此处可以理解为旋转舞蹈。在旋转舞蹈时,舞者认为周围宫室都在转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周围宫室 B. 舞者自身 C. 脚下大地 D. 院内树木 10.下列与声有关的成语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 A. “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音调高 B. “低声细语”说的是声音音调低 C. “引吭高歌”说的是声音响度大 D. “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响度小 11.如图所示,小丽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B. C. D. 1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1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 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 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为 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声纹锁是通过音调辨别不同的声音 B. 乙: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丙;用筷子敲击装有高度不同水的玻璃瓶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 丁:吹奏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1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乙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 在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在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17题4分,18题7分,19题8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