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一、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10分) 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植物,我们会发现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nèn hóng ( )的,长大后会jūn yún( )地铺在墙上,没有chóng dié( ),也不留kòng xì( ),而细丝也会变成弯曲的。观察动物,我们发现,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不逊色于建筑工人,它会shèn zhòng( )地 xuǎn zé( )住址,当搜索青草丛中时,你会发现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那便是蟋蟀shū fu ( )的住宅,即使骤雨降落,这里也会立刻变干。 1.读拼音,在括号里填写词语。(7分)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3分) 弯曲(qū qǔ) 逊色(sūn xùn) 搜索(sōu shōu) 倾斜(qīn qīng) 骤雨(jù zhòu) 降落(jiàng xiáng) 二、选一选。(6分)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题西林壁 题写 B.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分 C.居高临下 临时 D.骚人阁笔费评章 楼阁 2.下列动物的“家”的名称,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鸟棚 鸡舍 B.鼠洞 马厩 C.兔窟 牛穴 D.狗洞 猪窝 3.“《蟋蟀的住宅》一文中,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写出了蟋蟀 的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吃苦耐劳 B.聪明 C.爱干净 D.随遇而安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先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句子。(6分)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2)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 ) 2.日全食出现在大约十点一刻左右。(修改病句)(2分) 3.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住宅。(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2分) 四、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3分) 1.【探寻诗中美景】《暮江吟》中,“ , ”写出了日暮时分,夕阳与江水相映成趣的画面;“ , ”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喜爱之情。 2.【感悟诗中哲理】《题西林壁》中,“ , ”告诉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象也会不同;“ , ”告诉我们,不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和全貌。 3.【学习先民智慧】谚语,蕴含着民众丰富的经验。“ ,把扇丢”说明炎热的夏季结束了;随着秋雨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寒,正所谓“ , ”;农历八月,每当看到大雁南飞,爷爷总会说:“ , 。” 五、综合性学习。(5分) 实验小学视力检查情况调查表 近视情况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19.8% 23.2% 34% 36.6% 45.1% 49.3% 近视成因分析 玩电脑 看电视 玩手机 看书 书写姿势 遗传 其他 22% 18% 13% 21% 12% 7% 7% 1.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学生近视情况随年级增长,呈(上升 下降)(打“ ”)趋势。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中, 和 所占比例较高。(3分) 2.根据表格信息,请你提出两条保护视力的建议。(2分) 阅读与鉴赏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6分) (一)爬山虎的脚(节选)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从 、 、 三方面来描写爬山虎刚长出来的脚。(3分) 2.读画“ ”的句子,我们可以知道爬山虎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