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福建省学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讲义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05 文言文翻译 一、考情总结 本节知识点主要考查:文言文阅读理解。近五年真题考点覆盖:词语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翻译句子等。2020年题量为3题,2题选择题,1题翻译题,分值共6分;从2021年开始题量变为4题,填空题(词语解释)1题,单选题2题,翻译题1题,分值共10分。考题难度为简单、中等,语篇来源为考纲规定课文中的文言文。 主要考查“准确判断文言诗文句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用法)。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而’‘于’‘为’‘以’‘其’)的含义和用法。辨析常见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能够根据语境翻译文言文篇目中的句子。初步鉴赏文言文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知识积累 (一)考试相关内容 1、考点讲解 主要考查能运用直译或意译的方法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 2、常见考题 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解题技巧 掌握公式:翻译=留+删+补+换+调(综合运用) 留:保留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国号等专有名词。 删:删去无实义的虚词,如句首发语词“夫”,句末语气词“也”“耳”等(在不影响句子通顺和表意的情况下)。 补:补充省略的成分,包括主语、宾语、介词等。 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同时替换古今异义词。 调: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序。 (二)重点篇目知识梳理 1、《劝学》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的颜色深;冰是水形成的,却比水寒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用火烘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的原因,是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就笔直了,金属刀具接近磨刀石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智慧明达并且行动没有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地思索,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不如登上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更长,而且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而且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善于奔走,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浆的人,不是能游水,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不汇集细流,就没有用来形成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雕刻东西如果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东西如果不停止,金石也能被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能向上吃尘土,向下饮地下水,因为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不是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安身,是因为内心浮躁。 2、《师说》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生在我后面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我学习道理,难道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先生于我)还是比我小(后生于我)吗?所以,无论地位的高贵低贱,(也)无论年龄是大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的传统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