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2166

知识点01:议论文写作指导-2026年福建省中职学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3160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知识点,论文写作,指导,-2026年,福建省,中职
    2026年福建省学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讲义 专题六 写作 知识点01 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考情总结 写作在《考试大纲》中属于最高层级的能力要求,即表达应用。要求掌握写景、叙事、写人、状物、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根据写作目的和文体要求,独立写出完整的文章,流畅表达观点、抒发情感。近五年学考真题2021年考查命题作文写作,2022-2025年考查话题作文写作,字数要求2021-2024均不少于300字,2025不少于200字,2026年新考纲按不少于600字备考,分值增加为30分。在平时的情境写作训练中,考生要重点掌握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写法。对材料作文的审题和写作也不能忽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文体写作,平时都要注意收集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达到“内容翔实,感情真挚”的要求。 二、知识积累 (一)议论文的三大核心要素 议论文的灵魂由“论点、论据、论证”构成,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同建筑的“设计蓝图(论点)、建筑材料(论据)、施工工艺(论证)”。 1、论点:文章的“灵魂”,需明确且唯一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核心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论述中心,决定了文章的方向。 (1)核心要求: 明确性:不能模糊不清、模棱两可。例如,将“环保很重要”改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危机的核心路径”,观点更具体。 唯一性:一篇议论文(尤其是短论)应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避免“多中心”导致论述分散。可根据中心论点衍生出2-3个“分论点”(用来支撑中心论点的从属观点)。 可论证性:观点需基于客观事实或逻辑推理,不能是纯粹的主观臆断(如“我觉得甜食最好吃”无法构成议论文论点)。 (2)示例: 中心论点:“青年应在基层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分论点 1:基层是青年积累实践经验的“练兵场” 分论点 2:基层是青年理解国情民意的“窗口” 分论点 3:基层是青年突破创新的“试验田” 2、论据:文章的“血肉”,需典型且可靠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和依据,是论点成立的“证据”。论据分为两类: (1)事实论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数据、案例等 爱迪生试验1600多种材料才发明电灯;苏炳添坚持科学训练打破亚洲纪录。 (2)道理论据:权威的道理、名言、原理、规律等 以“坚持成就梦想”为主题,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爱因斯坦“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3、论证:文章的“骨架”,需逻辑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连接“论点”与“论据”的桥梁。其核心是“逻辑”———让读者相信“论据能支撑论点”。 核心逻辑原则: 因果逻辑:明确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因为基层能积累经验,所以青年应去基层”)。 避免漏洞:不偷换概念、不夸大事实、不循环论证(如“青年应去基层,因为基层需要青年”,本质未解释“为什么青年要去”)。 (二)议论文的经典结构框架 结构是议论文的“行文脉络”,清晰的结构能让论证更有条理。以下两种结构最实用、最易掌握: 1、总分总结构(基础款,适用于所有议论文) 这是议论文的 “万能结构”,核心是 “开篇亮观点→中间分述→结尾总结”,逻辑闭环、一目了然。 具体行文步骤: (1)开头(总):引论,亮明中心论点 作用:引出话题+明确观点,吸引读者。 常用开头方式: 名言引入:引用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自然过渡到观点(如谈“坚持”:“‘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的话揭示了一个真理:唯有坚持,方能成就梦想。”)。 现象引入:从社会热点、生活现象切入,提出核心问题后亮明观点(如谈 “基层青年”:“近年来,‘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有人疑惑‘青年为何要去基层’?答案是:基层是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 设问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