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3245

三《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课件(共38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81159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PPT
  • cover
(课件网) 心有一团火 温暖众人心 林为民 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把握作者观点。 语言构建与运用 掌握文章行文线索,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体悟细节描写的魅力,分析张秉贵的精神品质。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思考其时代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目标 为传承劳动精神,“感动中国”节目组拟录制张秉贵特辑,邀请我们一起走近劳模张秉贵,学习他的“一团火”精神。 2017年,王府井集团将每年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以传承和发扬他的“一团火”精神。一个普通劳动者,为何有这样的殊荣呢? 张秉贵 任务情境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我国台湾,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林为民自18岁起,先后就职于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社,直至退休。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记者工作。 作者简介 劳动模范张秉贵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王府井百货大楼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顾客。为缩短顾客等待的时间,他练就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活;发明了“接一、问二、联三”的售货方法。在北京,传统的“燕京八景”名扬天下,而张秉贵的售货艺术被人们誉为“燕京第九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张秉贵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做出了成绩。 写作背景 文章分为三部分: 张秉贵服务态度的表现。 第一部分(1-14): 张秉贵服务心理的成长。 第二部分(15-17): 张秉贵服务事迹的影响。 第三部分(18-20): 梳理文章结构 任务一: 凡人亦有微光,分析精神品质 假如你是“感动中国”节目组的制片,需选取张秉贵的典型事迹进行拍摄,体现其精神品质。你会选用哪些典型事件?请说明理由。 1 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2 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体贴入微、急人所急 3 接待并开解不讲道理的女顾客 热情大度、主动耐心 4 女儿生病,他仍以笑容迎接顾客 隐忍克制、爱岗敬业 概括张秉贵的事迹并分析其精神品质 5 照顾买得多的顾客遭质问后受到触动 自我反省、不断成长 6 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 懂得感恩、乐于奉献 7 业余时参观糖果厂,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主动求知、严于律己 8 在吃宵夜的特殊待遇下受到启发 善于剖析、觉悟很高 概括张秉贵的事迹并分析其精神品质 来自新旧社会的感受对比。旧社会当学徒,受尽了剥削阶级的压迫和凌辱,新中国成立后,他才翻了身,得到平等的待遇,回报党和社会。 人民真情的回馈。为人民做一点事,他们也会把自己当亲人。 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是如何形成的? 张秉贵 工作上: 练就“一抓准”的过硬本领。 态度上: 为人真诚,看他的工作成了许多人的享受。 思想上: 心中有一团火,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张秉贵是一个热情体贴、细致周到、诚恳耐心、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乐于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售货员。 任务二: 让人物跃然纸上,赏析细节描写 细微之处见精神 文章在描写张秉贵时,使用了许多细节描写。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细节描写 01 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第6段)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的细致周到。   02 细节描写 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是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糖果,味道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