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68

10. 动物的运动 课件+教案+视频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77422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动物,运动,课件,教案,视频
    10.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一)在观察活动中,了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产生进一步对动物的运动进行研究的兴趣。 (二)认真观察鱼、灵猫等动物的运动,能分析它们运动的特点,能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科学能力 通过观察鱼、灵猫等动物的运动,能比较动物身体结构的异同,能分析它们运动的特点。 三、科学知识、技能 (一)通过观察,交流活动,了解一些动物的运动形式,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了解动物的运动与它们的身体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施教对象是六年级学生 (一)知识储备 在三年级学生初步了解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例如:植物怎样传播种子等课程,但这只是初步的体会,到了四年级学生学习了《设计与制作单元》,认识了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有结构的。物体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有关系,五年级的《机械与工具》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而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对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学生可以掌握。 在本册书的第一单元学生认识了“人的进化”,对于动物的进化过程学生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把上述两者相联系,用动物进化的过程,让学生去分析动物运动方式与身体结构的关系,学生是易于理解的,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思维特点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出现了初步的抽象思维,逐步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已能预见事物的结果。能掌握大多数定义性概念,可以直接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同他们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但定义性概念和规则的学习仍需具体经验的支持。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为学生搭建了必要的脚手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学生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因此本课主要依据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进程,运用“动物的进化过程”,来组织安排整节课。运用这一主线把鱼的运动、两栖动物的运动、爬行动物的运动、哺乳动物的运动、鸟类的运动连接起来,主要通过观察视频、观察实物骨骼的方式,在大量具体经验的支持下,学生进行思维的加工:明确动物的运动与身体结构是互相适应的。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通过完成观察记录单,在此过程中再次经过思维的加工,从而建立新的概念。 (三)生活经验 在学生的生活周围有许多的动物,他们知道它们有的会飞、有的会跳、有的会游,还有的会跑,但是这些动物怎么飞、怎么跳、怎么游,学生可能并没有认真观察过,因此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非常有必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鱼、灵猫等动物的运动,能比较动物身体结构的异同,能分析它们运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运动与它们的身体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地球上生存着150多万种动物,(投影:各种动物)通过观看这些图片,它们都有哪些不同? 估计:它们长得不一样。它们运动的方式不一样。它们吃的不一样。它们生存的环境不一样。 2.集中话题:这些动物在很多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是它们却都顽强的生存到了现在,因为它们适应了自己所处的环境。 过渡:在所有的动物中,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板书:水中)━━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类终年生活在水中,它们可以在水中游动。鱼是怎样适应水中环境的呢? 估计:靠鳍游动,靠身体的摆动,靠鱼鳔控制上升和下降,有鳃可以呼吸。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为鱼的身体结构。 2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二、学生探究鱼在水里运动的特点 1.提问:这是鱼的图片(投影),鱼适应了水中的生活,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鱼有很多鳍,它们分别是: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这些鳍对于鱼在水中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说说看。 估计:学生平时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