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71

12. 各种各样的运动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528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各种各样,运动,课件,教案
    12. 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并知道把事先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用来确定某个物体是否运动。初步意识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经历从朴素地描述运动到科学地描述运动的认知过程,并在活动过程中,能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能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3. 体会从纷纭的现象中认识事物共同本质特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运动现象有比较充分的生活感性认识,但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运动就是正在“动”的物体,静止就是“不动”的物体;少数学生能够说出由于地球的公转自转,地球上的物体都在运动;没有学生能够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看来学生的认识还是表面的、肤浅的,并不能用科学的语言和手段描述运动与静止。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 教学难点:把正在“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展示前概念 1、课件演示并谈话:在一张课桌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有一块橡皮,旁边还放着一把尺子。如果推动书,让书在桌面上滑动,那么你认为这些物体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为什么? 预设1:运动的物体是书、橡皮;静止的物体是桌子、尺子。 因为书和橡皮在动,桌子和尺子没有动。 预设2:运动的物体是书;静止的物体是橡皮、桌子、尺子。因为书在动,橡皮、桌子和尺子没有动。 预设3:地球在自转和公转,所以地球上的物体都在运动着。 …… 2.如果出现预设1、2的情况,则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副板书。如果出现预设3的情况,则解释: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在运动,但我们还常说某物体是静止的,主要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 3.你还能举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预设:静止的:房屋、树木、黑板……运动的:行使的汽车、飞出的足球、跑步的人…… 4.谈话示题:科学上是如何定义运动和静止的呢?是不是像同学们想的这样,正在动的就是运动的,不动的就是静止的呢?那就让我们来研究研究运动和静止吧。(板书课题) 活动2【导入】分解细化建构概念 1、认识运动是“位置的变化” ①课件演示并谈话:星期天,妈妈带着小红去科技馆参观。他们来到路边打车,正好有一辆出租车。正在这时,妈妈看见小红的鞋带开了,就提醒她系鞋带。等小红系完了鞋带,再一看出租车已经无影无踪了。同学们,你们说出租车开得快不快呀? ②提问:咦?你们看见出租车行驶了吗?那为什么说它开得真快呢? ③讲解:看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并不是看它是不是在动,而是看它的位置有没有变化。(板书:一个物体、位置) 2、认识判断运动要找“标准物体”,建构“参照物”概念 ①提问:小红和妈妈打到车,坐在车里,这车可真稳啊,简直感觉不出这车是行驶着还是停止了。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知道车是行驶着还是停止了吗。 ②讲解:通过车窗外的树快速向后退,我们判断出车在行驶着。看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运动,要选择另一个物体来做标准才行。(板书:标准物体) ③讲解:我们把事先找到的作为标准的物体,科学上叫做参照物(板书:参照物取代标准物体)。参照物一般是预先假设的不动的物体。 3、初步认识“参照物”选择的多样性。 ①课件演示并提问: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②将学生分为左右两大组,示意左边三行同学趴在桌子上,向右边三行同学提问:假如你们是路边的同学,请你们判断,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③示意右边三行同学趴在桌子上,向左边三行同学提问:假如你们是司机,请你们判断,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④故作神秘状提问:对于同一个乘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