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降落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降落伞的组成; 2.探究降落伞下降快慢与伞面、伞绳和重物的关系。 3.通过对降落伞的观察、制作和实验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在探究活动中具有尊重事实,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具有积极与人交往,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本教学施教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1.已有的知识能力分析:学过了小学阶段的全部科学知识,做过了许多控制变量的实验,得到过充分的能力训练。 2.学生对降落伞的研究兴趣高涨;多数学生对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把握得较好;他们对本课的核心问题有着多角度的猜想,其中大多数猜想都集中在降落伞的组成部件上,也会有较为个性化的、更独特的猜想;但他们的猜想受到先前典型对比实验的影响,想当然地考虑只要一个因素发生递进的变化,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也会随着发生递进的变化。事实上,由于降落伞各部分的高度耦合性,真正尝试后,结果将与猜想不尽相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探究降落伞下降的速率与伞面、伞绳和重物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观看降落伞降落,认识其组成。 1.教师演示自制降落伞放落过程。 2.组织学生认识降落伞的组成部分,既自制降落伞由伞面、伞绳和重物三部分组成。 活动2【活动】(二)明确研究主题,寻找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相关因素。 1.教师提出问题:“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是速度快好还是速度慢好呢?” 2.学生分析问题,确定降落伞下降过程中不能太快,应缓慢和平稳才好。 3.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 (预测:和伞面大小有关,伞面大、降得慢,伞面小、降得快;和伞绳长短有关,伞绳长、降得慢,伞绳短、降得快;和重物轻重有关,重物轻、降得慢,重物重、降得快;和伞面材料有关,伞面气密性好、降得慢,伞面气密性差、降得快;和伞绳多少有关,伞绳多、降得慢,伞绳少、降得快……) 活动3【活动】(三)各组选定研究主题,并设计实验方案。 1.各小组自己选择研究主题,并初步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利用屏幕提示实验设计要求,为陈述与倾听者间的交流创设条件。 选择哪个因素进行研究? 运用哪种实验方法? 实验中需要控制哪几个因素不变,哪个因素需要改变? 实验怎样样进行? 实验要进行几次? 2.小组经过讨论进行全班交流。(例如:研究降落伞降落快慢和伞面大小的关系,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实验中要保证伞绳的长短不变,重物的重量不变,降落的起始高度相同,同时放手,唯一改变的是一个降落伞的伞面大,另一个伞面小。观察哪一个降落伞先落地说明它降落的快,后落地的说明降落的慢,还可以用秒表来测量出时间。这样的实验做3次以上,并进行记录,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活动4【活动】(四)实验研究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讲解制作降落伞过程。 (这是塑料片当成降落伞的伞面,可以将伞绳用胶条粘在伞面的四角,再提住伞面的中心位置将四角聚拢,最后在伞绳的末尾处打一个结,最下方用小药丸一扣,降落伞就制作好了。) 2.学生根据选题分组进行制作和实验研究。 (在不同的实验盒内,还配有不同的材料。如:可以增加重量的橡皮泥,大小不同的伞面,长短不同的伞绳。同学们根据小组选择的相关因素取材料进行制作和实验研究。) (实验要求: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实验结束后,交回实验材料; *小组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论。) 活动5【活动】(五)研究汇报 1.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同样研究小组的进行补充。 2. 形成认可的研究结论。 活动6【活动】(六)研究运用 1.根据大家共同研究的成果,改造一个留空时间最长的降落伞,参加全班评比。 2.各组改造降落伞 3.评比:各组选一名同学放降落伞,另一名同学负责捡拾,其余同学排成两队到演示台的一端就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