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流动的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实验能说出流动的水力量,水位高,水流量大,小水轮转得快。 2、学生初步感受对比实验的方法。 3、学生在活动中能进行合作、平等交流。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对学习内容都很感兴趣;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实验的方法,并尝试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猜想,这些都是他们学习本课的基础。至于本课第一次涉及到的对比实验,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说出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初步感受对比实验的方法。 4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开门见山、导入活动 师:播放瀑布短篇,你捕捉到那些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流动的水 生:欣赏瀑布短片,回答从短篇中捕捉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教师一开门见山的形式引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授,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 (一)操作探究、发现秘密 1.认识流动的水有力量 ① 巧设问题: 师:教师出示小水轮,提问:它由几部分组成? 生: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小水轮的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认识小水轮的结构,对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为下一环节知识经验的提升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师:小水轮想和我们来做游戏,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的小水轮转动起来? 生:学生回答使小水轮转动起来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巧设问题,激发了孩子表达的欲望。 ③ 结合经验,大胆猜想 师:提问:使小水轮转动起来的原因? 生:学生归纳使小水轮转动起来的原因。 【设计意图】教师要真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就必须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猜想,所以孩子的话匣子就一下子被打开了。 ④ 亲自动手,寻觅答案 师:你们自己试试,试的时候要仔细看,多看几次?试完之后回答老师大屏幕中的问题。 板书:流动的水有力量 生: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设计意图】终于可以亲手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水轮了,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让学生充分探索和实验,真正领悟科学的真谛。教师让孩子多试几次,这是因为: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不断的操作探索中丰富和积累起来的,只有让孩子充分探索和实验,才能真正领悟科学的真谛。简单地说,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才是最感兴趣且记忆深刻的。 2.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对比实验,知道水流量大,小水轮转动得快,水流量小,小水轮转动得慢。 ① 教师演示水流量的大小对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影响实验。 师: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哪个转得快?哪个转得慢? 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小孔的,小水轮转的慢,大孔的,小水轮转得快。 师:学生回答:水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大,小水轮转动得快。 生:学生理解教师的科学语言。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初次体验对比实验,但他们对对比实验的概念还不能够深刻的理解,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亲自观察对比实验,这种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② 归纳总结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原因。 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原因。 板书:水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大,小水轮转动得快。 生:回想实验,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身体验科学探究的总结归纳过程,帮助学生通过现象发现本质的原因。 ③ 指导学生初步理解对比实验 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那些是相同的?那些是不同的? 板书:相同的:水流量 不同的:水位 水打在小轮的位置 小水轮 生:根据观察,总结对比实验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对比实验的概念。 3. 学生进行水位高低对小水轮转动快慢影响的对比实验,知道水位高,小水轮转得快,水位低,小水轮转得慢。 ① 教师演示转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