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554

12. 空气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197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空气,课件,教案
    12. 空气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认识“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味道,透明的气体。” 2、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找空气和观察空气的”的实验);小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与人合作、共同探索新知的科学态度;体验探索科学获得成功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细致的探讨,能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 2、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学会用语言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主探究,与人合作,共同探索的学习态度,能更充分的获得成功的乐趣。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从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具备一些基本的常识知识,并且现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 能力方面: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收集相关的学习辅助资料。例如:特性、相关图片等。另外还能通过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获取所需内容。只是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筛选时,还是比较弱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继续培养。课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探讨,通过与同学合作,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经验方面:《空气》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对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这类课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根据已有经验,切身体验学习内容,以到达课本知识生活化。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性质”. 学生自主观察空气的性质. 4教学过程 谜语导入:ppt出示谜语: 有种物体真奇妙, 看不见也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我们呼吸离不了。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 活动一:“看到”空气,感受空气的存在。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实验猜想,实验验证,结论交流及归纳总结的探究学习过程。 一、活动题目:“看到”空气 二、活动目的: 从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出发,提升他们对“空气”的认识,体验和同学在一起探究学习的过程。 三、活动环节: 1、导语:空气这么重要,能帮助我们呼吸,可是它又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它是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呀? 2、实验:感受空气的存在 (1)PPT出示实验材料并让学生认读。 (2)提问:谁能选用桌上的材料来证明周围有空气? (3)引导:拿起一个空的矿泉水瓶,问:瓶子里装了什么东西? (4)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演示瓶中有空气的实验过程:将矿泉水瓶倒放入水中后,挤压,问:你看到了什么?空瓶子里怎么会有气泡出来? (5)提问:现在谁能用桌上的材料来证明空气就在我们周围?Ppt出示实验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分组实验。 3、巡视、指导实验并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 4、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提示引导。并ppt展示一些在水中能产生气泡的物体图,由此小结。 5、师小结:海绵、粉笔等压入或放入水里会冒出气泡,表示里面有空气。   6、根据小结内容提问:水中有没有空气? (以水中呼吸的鱼来帮助学生认识水中也有少量的空气。) 7、进一步总结: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四、活动建议: 1、注意学生探究的过程,体验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 2、在活动中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 活动二:“抓住”空气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体验小组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并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一、活动题目:“抓住”空气,仔细观察 二、活动目的: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空气的性质的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以此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发展,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