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评测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数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3.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云南非遗"傣族慢轮制陶"通过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800万元,传承人收徒56人。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②科技助力文化传承 ③非遗传承只能靠直播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性。下列与之相符的是( ) 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②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 ③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④优胜劣汰、主导世界的社会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图示法可以有效梳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图示关系的是( ) A.①民主决策②社会听证制度 B.①协商民主②选举民主 C.①中华传统美德②中华文化 D.①尊重创造②尊重劳动 4.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从最基本的汉字入手,故事化讲述汉字的造型来源及文化发展,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呈现汉字之美,将汉字的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统一表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 ) A.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D.是中华民族发展中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5. 中华文明历经千年积淀,孕育出深邃的哲学智慧。许多典籍箴言融入民族血脉,深刻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下列典籍名句与思想启示对应正确的是( ) 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 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以人民为中心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促进革故鼎新 ④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尊重自然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2024年秋季新学期,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启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系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要求,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内容,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相关重大主题学习。此举( ) A.确定了习近平思想在增强文化自信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B.体现了培养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青少年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C.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D.有利于发挥教育在实现民族复兴中的决定性作用 7. 下列俗语、诗句与体现的精神对应吻合的是( ) ①“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创造精神 ②“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奋斗精神 ③“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团结精神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梦想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阅读漫画给我们启示是(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治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科技创新要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和谐、友善 ④公民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 以下选项中,符合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是( ) ①构建完备的市场化配置体制→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