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51

10. 动物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设计 (3)

日期:2025-10-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2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动物,怎样,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 cover
10. 动物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在观看视频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动物保护自己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并在搜集资料、整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养成归纳能力,激发探索动物秘密的求知欲望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了解动物怎样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本班学生归纳能力较弱:学生对身边的一些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如黄鼠狼、刺猬、蜗牛等,能说出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但是缺乏归纳,以点的形式进行汇报,如:学生只是逐个介绍某种动物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不能把相近或类似的方法进行归类,大脑中缺乏加工整合的过程。其次,学生很难建立起保护方法与身体结构之间的联系。 3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对比,认识到动物的身体结构决定了它们保护自己的方式。 4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动物,看(出示喜羊羊图片),喜羊羊要去找好朋友们玩,路过一片草原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灰太狼,躲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跑),一边跑,一边给自己的好朋友报警:灰太狼来了!灰太狼来了!大家看看喜羊羊的好朋友,你们知道他们听到灰太狼来了后会怎么做?为什么会这么做?出示小动物图片: 2.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兔子、刺猬、乌龟、稚鸡 (二)学习保护色 1.追问 学生回答后追问,如:为什么藏入草丛中灰太狼就找不到它了?引出保护色的概念) 2.找一找 学生找出在白雪皑皑的岩石层前有几匹棕色斑点的马,你能找到它吗? 比目鱼又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白板圈画,找出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动物,在圈画的同时,理解保护色的含义,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3.其他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动物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用这些方法保护自己吗? 学生回答:变色龙、乌贼(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进行讲解) 链接变色龙、乌贼视频 设计意图:在观看视频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动物保护自己方法的多样性。 (三)探究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1.分组讨论 大灰狼没追上喜羊羊,又没抓到其它的小动物,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喜羊羊非常佩服好朋友们保护自己的方法,回去后说给小羊们和村长慢羊羊听,慢羊羊说:“其实,每种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这样,他们才能在自然界中生存,今天,给你们布置的作业就是,去观察周围的各种动物,看看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板书:动物怎样保护自己)课前老师也给大家布置了观察、搜集任务,现在请你们也来帮助一下小羊,把你们小组搜集到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出示表格,讲解填写方法)。 2.小组交流汇报(在汇报中穿插舍弃身体一部分的视频) 汇报中穿插汇报方法:( )在遇到危险时会( ),因此它保护自己的方法是( )。 设计意图:在搜集资料、整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养成归纳能力。 这么多动物是通过舍弃身体的一部分保护自己,有些动物的保护技巧更加高明,想不想知道是哪些动物?看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出示兰花螳螂图片) 3.认识拟态 兰花螳螂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颜色像兰花 观察它的足,跟兰花的花瓣也特别相像。 我们把这种不仅颜色相近,形态也跟周围的物体相近的保护方法叫做拟态。 4.比较保护色与拟态的异同 请同学们比一比,比目鱼与兰花螳螂保护自己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总结:保护色只是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而拟态则不光是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身体外形也要与与某一种生物或者非生物相似。 练习:利用四种动物区分保护色和拟态 设计意图:保护色与拟态的区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圈画和对比中总结保护色与拟态的异同,课上充分利用白板的圈画、拖拽功能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四)利用气泡图进行总结 气泡图是我们学习科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