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55

16. 铁、铜和铝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5-10-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1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设计
  • cover
16. 铁、铜和铝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铁、铜和铝是从哪里来的,以及他们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了解我国古代对铁和铜的利用。 3、初步了解现状调查法,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4、初步学会观察铁、铜和铝的颜色、光泽、软硬、延展性。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6、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 2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1、在课标中的位置 本课属于“物质世界”领域,是针对物体与物质的研究,而本课“铁、铜和铝”是属于对物体特征的研究。 2、在教材中的位置 “铁、铜和铝”是首师大版《科学》第二册教学内容,属于“地下资源”单元。“铁、铜和铝”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后有《煤》、《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后续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铁、铜和铝的特征;铁、铜和铝的用途;铁、铜和铝从哪里来。本节课学生通过用眼看,用手弯折,用锤子敲打等方法,观察铁、铜和铝的颜色、光泽、软硬和延展性。 学生情况分析 本教学施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知识上:铁、铜和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学生对它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铜是黄色的,铁和铝是白色的;铁可以被吸铁石吸起来,铜和铝不能被吸铁石吸起来。本课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铁、铜和铝的其它特征。 能力上: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了简单的观察、记录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实验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本课学习活动的基础。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接触科学学习的时间不长,科学思维的能力,如归纳能力、想象能力还不具备是要逐步培养的。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铁、铜和铝的颜色、光泽、软硬、延展性。 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来认识铁、铜和铝的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硬币、螺丝、螺母、蜡托。 你们能把这些物品按照制作材料进行分类吗? 2、分组活动,学生对所给物品进行分类。 3、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4、你知道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为什么这样认为? [设计意图: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起学生兴趣。] 5、学生进行猜测并回答问题。 五角硬币和螺丝是用铜制成的;一角硬币1和蜡托是用铝制成的;一角硬币2和螺母是用铁制成的。 预设:根据颜色、重量 6、同学们的判断是否正确,我们需要对铁、铜、铝进行研究后才能知道。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铁、铜、铝。(板书课题:铁、铜和铝)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观察铁、铜、铝的特征 1、出示研究材料 今天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长、宽、厚相同的铁片、铜片、铝片各一片。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铝丝各一根。 2、实验要求 (1)每人选择一件材料仔细观察并记录。 (2)一件材料观察记录完毕后,与其他同学交换材料继续观察记录,直到把铁、铜、铝全部观察记录完毕。 (3)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4)同学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合作。 (5)操作时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3、小组讨论研究方法 用眼睛看颜色、光泽;用手弯折比较软硬;借助锤子和铁砧观察延展性。 4、观察特征并记录 实验一:观察铁、铜和铝的颜色、光泽。(先用砂纸打磨,再观察。) 实验二:观察铁、铜和铝的软硬。 实验三:观察铁、铜和铝的延展性。 铁、铜和铝观察、实验记录单 名称 铁 铜 铝 5、组内交流,推选出一名同学进行汇报 6、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1)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2)观察铁、铜和铝的相同点,不同点 相同点:有光泽,有延展性 不同点:铁灰白色,较软;铜紫红色,比铁软;铝银白色,比铜软 7、教师小结(板书) 16、铁、铜和铝 颜色光泽软硬延展性 铁灰白有较软 有 铜紫红有比铁软 有 铝银白有比铁软 有 8、课前活动反馈 因此同学们课前的猜测是正确的。五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