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67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讲义(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3375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单元,第一,九年级,2024,人教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概览 考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考点2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考点3 实验室安全规则 考点4 实验仪器的识别 考点5 化学试剂的取用 考点6 实验仪器的使用 考点7 实验仪器的连接和洗涤 考点8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考点9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考点过关 考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甘蔗榨汁 B.棉纱织布 C.楠木造船 D.酿制白酒 【答案】D 【详解】A. 甘蔗榨汁:通过挤压获取汁液,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 棉纱织布:棉纱编织为布,仅改变形状,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 楠木造船:木材加工为船,仅改变形态,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 酿制白酒:糖类经发酵转化为酒精(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2025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片段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挖莲藕 B.莲藕压成泥 C.刻刀塑肉身 D.三昧真火燃烧 【答案】D 【详解】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仅改变形态或状态。 A、挖莲藕是位置或形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 B、莲藕压成泥是形状改变,成分未变,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 C、刻刀塑肉身是雕刻形状,材料未变,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 D、燃烧(如三昧真火)必有新物质(如CO 、水等)生成,属化学变化。 故选:D。 3.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B.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一定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详解】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B、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车胎爆炸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C、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则物理变化一定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说法正确; D、化学变化不一定有发光、发热等现象,物理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如灯泡通电有发光、放热的现象,说法错误。 故选:C。 4.下列能说明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A.硫是淡黄色固体 B.硫受热会融化 C.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答案】D 【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则硫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是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故选D。 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答案】D 【详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包含着碳酸钙高温煅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中包含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6.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制成冰雕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泥土烧成瓷器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冰块制成冰雕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