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指南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做磁化和去磁的实验,学会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科学知识:通过实验知道使没有磁性的铁产生磁性叫磁化,使产生磁性的铁失去磁性叫去磁 2学情分析 在学生知道磁铁的性质以及初步认识指南针之后,指导学生重点了解指南针是转起来才能指向的特性,使学生了解指南针转起来指向的方法。特别认识司南、指南鱼、及其罗盘、垂吊式指南方式,使学生对磁铁的秘密有很高的探究兴趣。但是这些知识的教学显得相对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就要注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媒体、教学资源等的选择与利用,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重点难点 做磁化和去磁的实验,学会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使学生知道没有磁性的铁产生磁性叫磁化,使产生磁性的铁失去磁性叫去磁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学意图:引起学生兴趣,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 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你认识它们吗? 出示:司南、指南鱼、罗盘、指南针 学生可能回答 放在光滑的物体上,或是想办法让它们浮在水面上,也可以垂吊指向 提问: 1、它们是怎样转起来的? 2、它的哪端指南?哪端指北? 学生答:N极指北,S极指南 3、看到这些有意思的指南针,你有什么想法?(希望提出想制作指南针的要求) 师述:老师给大家提供了缝衣针等铁质物品,我们用缝衣针制作指南针,看哪组制作的指南针能像它们一样转起来。 二、活动一 初步认识磁化 教学意图:通过自己对事物对现象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学会在操作中发现问题。 1 教师谈话: 我们前面已经认识过指南针,指南针是什么物体?我们要用缝衣针制作指南针,缝衣针应该也是(磁铁)或应该有磁性。 生答 :磁铁 2、你们桌面的信封里有两根缝衣针和一些铁,检验你的两根缝衣针是否是磁铁或是有磁性。 学生打开信封里准备好的没有磁性的缝衣针等铁物品。取出两根缝衣针和大头阵,检验缝衣针是否有磁性 提问: 你的缝衣针有磁性吗? 学生讨论 3、讨论: 怎样使你的缝衣针有磁性呢? 试讲述使它带磁性的方法 板书:接触、摩擦 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摩擦时应该注意什么? 请你快速地让你的缝衣针有磁性,使它能吸起4根以上大头针 学生领取条形磁铁,磁化缝衣针 教学意图:培养设计试验的能力和分析概括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组织交流: 展示缝衣针的磁性“吸引很多大头针” 请吸铁钉状元介绍经验:用磁极摩擦,两端都要摩擦 缝衣针吸起4根以上大头针 学生展示吸铁的缝衣针 教师讲解:没有磁性的铁,接触磁铁一段时间后也产生了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 1、提问: 现在使这根带磁性的缝衣针变成指南针还应怎样做? 引导学生解决确定磁极,在磁极处做标记,再放水面上悬浮使之转动,悬浮时要放在漂浮物上。 结合讨论,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制作步骤。 学生商议使缝衣针变成指南针的方案: 2、交流报实验方案: 师述: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你们自己的设计制作指南针 学生制作实验方案。 全班相互评价,提出意见,预测评判出其中最好的方法 三·制作指南针,验证指南针的效果 提示:没有磁化好的小组要先快速完成磁化,再完成后面的步骤 分组制作指南针。 教师巡视、鼓励,了解情况。 2、展示自制指南针 学生自取所需材料( 指南针 等),利用标准指南针和水槽,自制指南针 比一比 评一评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做事都要更好更强 师述: 比一比,评一评 投影出示评价标准: 哪组的指南针做得最漂亮?哪组做的指南针NS级标的正确?哪组做的指南针转动灵活?哪组指南针指示方向正确? 哪组合作最和谐? 师生共同评议 四:指南针的应用 玩一玩,试一试 教学意图:把所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