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1.(1)相反相成 (2)逆向 2.(1)正向 方向相反 (2)构成要素 功能结构 创新 3.(1)结构顺序 (2)存在状态 (3)功能 (4)因果 思考 逆向思维是与原有的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逆向思维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知识点二 1.(1)合理性 (2)正 逆 正向思维 2.补充 创新 3.方向 问题 相互排斥 相辅相成 思考 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如果不顾事物的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还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1)逆向思维方法。 (2)①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江苏省转换角度来认识太湖水和鱼类的状态体现了这一点。②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江苏省在治理太湖时通过技术处理将水中99%以上的藻类和悬浮物结粒富集上浮,使鱼类成为“清道夫”体现了这一点。③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变“以水养鱼”为“以鱼养水”以净化水质,实现因果转化体现了这一点。(若回答“变传统的人工清理为养鱼净化,改变太湖水状态”也可。) 议题二 思考 (1)逆向思维方式。 (2)正逆互补,相得益彰。 (3)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必须掌握正向思维的“正”;要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课堂评价】 1.B 2.C [解析] 材料中该名员工结合这种纸的特点,将本应报废的易渗水的纸改名为吸水纸,从而出奇制胜,这是因为该员工正确运用逆向思维,反向思考事物功能,灵活运用创新思维,突破常规解决问题,②④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逆向思维,未涉及形象思维与聚合思维,①③与题意不符。 3.C 4.C [解析] 该公司对生产的工序进行颠倒以降低生产成本,这属于对事物结构顺序进行反向思考,因此C符合题意。 5.B [解析] 材料中该学生想到将漏斗倒置扣于油面收集浮油,发挥了思维的正逆互补作用,是从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的表现,①正确。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独特之处想,是扩散、辐射;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材料中没有涉及发散与聚合思维,也没有体现调查,②不符合题意。辩证思维是指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逆向与联想思维,而不是辩证思维,③错误。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材料中,该学生以漏斗为原型,把漏斗功能迁移到集油勺设计中,正是运用联想思维的表现,④正确。故本题选B。第2课时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 知识点一 逆向思维的含义 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 (1)客观基础: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 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必要性: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 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2.逆向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如果把原有的思路叫作 思维,那么一切与原有的思路 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 (2)特点:作为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 的反面、 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 的目的。 3.逆向思维的方法 (1)结构反转:对事物 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2)状态反转:对已有的有关事物 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3)功能反转:对已有的有关事物 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4)因果反转: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 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思考] 逆反心理是逆向思维的表现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