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测12 模块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的许多科技成就,堪称“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下列关于书中记载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杂志一》)中磁石的主要材料为FeO B.“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活板》)中的胶泥主要成分为Al2O3、SiO2、CaO,均属于金属氧化物 C.“古方言云母粗服,则著人肝肺不可去”(《药议》)中云母的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 D.“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器用》)中“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答案 C 解析 Fe3O4具有磁性,磁石的主要材料为Fe3O4,不是FeO,故A错误;胶泥中Si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故D错误。 2.(2025·广西高一期末)实验室中,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液溴保存于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并加水液封 B.氯化亚铁溶液保存时,加入少量稀盐酸和铁粉 C.钠置于广口瓶中,并用四氯化碳液封 D.将分别盛有KMnO4与乙醇的试剂瓶保存于同一个药品橱中 答案 B 解析 液溴易挥发,有强氧化性,能够腐蚀橡胶塞,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水液封,故A错误;钠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比煤油大,所以钠置于广口瓶中,并用煤油液封,故C错误;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和乙醇反应,不能将盛有KMnO4与乙醇的试剂瓶保存于同一个药品橱中,故D错误。 题点 化学试剂保存 难度 基础题 3.核废水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其中可导致白血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90Sr的质子数为38 B.90Sr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1 C.87Sr和90Sr互为同位素 D.90Sr转变为87Sr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B 解析 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则90Sr的质子数为38,A正确;90Sr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0-38-38=14,B错误;87Sr和90Sr的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90Sr转变为87Sr的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K2SO4的电离方程式:K2SO4===2K++S B.37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铜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D.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答案 D 解析 K2SO4全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K2SO4===2K++S,故A正确;37Cl核内质子数为1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铜与稀硝酸反应,铜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3个铜失去6个电子,其电子的转移:,故C正确;溴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故D错误。 5.(2024·河北石家庄高一期中)下列离子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在待测液中滴入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再滴加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Cl- 在待测液中滴入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Al3+ 在待测液中滴入稀氨水,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K+ 用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 答案 B 解析 溶液中含有银离子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所以该操作不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A错误;在待测液中滴入稀HNO3,排除C等离子的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B正确;溶液中含有镁离子等也会出现白色沉淀,C错误;钾元素的焰色试验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错误。 题点 离子的检验 难度 基础题 6.(2024· 江西高一学业水平考试)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0.2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