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7857

周测11 植被与土壤(教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863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周测,地理,同步,一册,必修,人教
  • cover
周测11 植被与土壤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5·陕西渭南阶段练习)植被和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的植被不同,在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中,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显著。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森林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加剧水土流失 B.降低大气湿度 C.增大风沙侵蚀 D.利于涵养水源 2.下列气候与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A.湿润气候区—荒漠植被 B.寒温带气候区—针叶林 C.热带气候区—落叶阔叶林 D.温带气候区—常绿阔叶林 (2025·江苏扬州期末)常绿阔叶林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如图为“我国某地常绿阔叶林及树叶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常绿阔叶林的植物群落特点为 A.结构复杂,季相变化小 B.结构复杂,季相变化大 C.结构简单,季相变化小 D.结构简单,季相变化大 4.常绿阔叶林的生长环境为 A.湿润、半湿润的温带 B.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 C.干、湿季分明的热带 D.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带 (2025·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枫树、悬铃木和银杏等树种观赏性强,多个景区的景观道路秋冬季节实行“落叶不扫”。银杏(如图)最早出现于古生代石炭纪,与其同属银杏科的植物多在第四纪冰期中灭绝,而银杏留存至今,因此被科学家称为“古生物活化石”。据此完成5~6题。 5.枫树、悬铃木和银杏等树木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 6.银杏树种被称为“古生物活化石”,最重要的原因是 A.寿命极长,生长速度缓慢 B.分布广泛,曾经遍布全球 C.银杏发展至今无形态特征的改变 D.生长繁殖适应地理环境的演变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如图示意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7~8题。 7.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8.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林地土壤的蓄水能力主要取决于毛管孔隙的贮水能力,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如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资料。据此完成9~11题。 林地类型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 饱和持水量/吨·公顷-1 总孔隙 非毛管孔 毛管孔 针阔叶混交林 59 14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 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 833 9.最不适合作为该山地水土保持林的是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10.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地表径流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针阔混交林 B.楠竹林 C.常绿阔叶林 D.灌木林 11.当地灌木林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根系较浅 B.枯枝落叶多 C.地表径流少 D.岩石风化速度快 (2025·天津和平期末)如图为“某土壤剖面示意图”。该地年平均气温-4~0 ℃,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地表植被以针叶林为主。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字母对应的土壤剖面,正确的是 A.a:母质层 B.b:腐殖质层 C.c:淀积层 D.d:淋溶层 13.图中腐殖质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主要原因是 A.热带雨林生长量极为庞大 B.气候干旱利于有机质积累 C.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 D.水土流失增加有机质含量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A.土壤剖面相同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