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7864

周测15 第4~6章综合练习(教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5918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周测,同步,一册,必修,人教,地理
  • cover
周测15 第4~6章综合练习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5·黑龙江大庆期末)小明前往欧洲旅游,见到了壮美的峡湾景观。当他和同学分享峡湾的景观照片时,发现峡湾景观和长江三峡颇有些类似。但经过讨论交流发现二者的成因、水流方向、水的性质都大有不同。完成1~2题。 1.峡湾形成主要经历的过程依次是 A.地壳断裂—形成“V”形谷—大气降水 B.冰川侵———形成“V”形谷—海水倒灌 C.地壳断裂—形成U形谷—大气降水 D.冰川侵———形成U形谷—海水倒灌 2.峡湾和三峡都具有的功能可能有 ①适合船只通航 ②开发旅游价值 ③灌溉 ④发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湖南长沙月考)读下面所示的四种地貌景观,完成3~5题。   3.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4.图c所示区域附近不会出现的地貌是 A.刃脊 B.角峰 C.冰斗 D.峡湾 5.图d所示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的 A.峡谷地区 B.高原地区 C.河流出山口 D.入海口处 (2025·天津滨海新区期末)雅丹地貌主要是经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6~7题。 6.有关图示雅丹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以土墩组成为主 B.主要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C.分布区植被茂盛,森林广布 D.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 7.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山东 B.云南 C.新疆 D.广东 (2025·四川成都阶段练习)巴西栗树原产于南美洲赤道周边地区,零星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内格罗河、奥里诺科河沿岸的森林里,巴西栗树的种子难以发芽,它们一直在土里“沉睡”,有的甚至一“睡”便是数十年。据此完成8~9题。 8.巴西栗树所生长的森林中 A.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植被叶片多为针状 C.多为耐寒耐旱植被 D.植被垂直结构复杂 9.推测巴西栗树的种子难以发芽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长光照不足 B.动物啃食频繁 C.地表土层坚硬 D.生长周期较长 如图为“某一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净化空气 D.平衡大气成分 11.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 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 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辽宁大连期末)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表格示意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表,完成12~13题。 深度/ cm N/ mg·kg-1 P/ mg·kg-1 Na/ mg·kg-1 Mg/ mg·kg-1 0 128 340 30 10 20 91 265 45 10 50 84 283 56 8 12.该地受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A.N B.P C.Na D.Mg 13.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A.水土流失加剧 B.表层土壤肥力下降 C.地下水位下降 D.土壤有机质增多 (2024·福建福州期末)如图示意不同地貌类型。读图,完成14~16题。 14.从地貌上看图甲、图乙都属于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15.图丙中,B、C两地最大高差可能是 A.666 米 B.777 米 C.888 米 D.999 米 16.图甲所示地貌类型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2025·天津滨海新区期末)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当它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 ℃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降水现象,俗称“滴水成冰”。2024年1月30日到2月7日,湖北省遭遇连续冻雨天气,造成树枝满地甚至大树倒地,折断和倒伏的大树主要是树冠高大的香樟树,其次是广玉兰,而落叶的银杏、法桐很少倒伏。据此完成17~18题。 17.对香樟树折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