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1855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练 大题突破(二十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含解析)高中历史--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日期:2025-11-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28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突破,解析,优化组合,名校,百强,历史
    大题练(二十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1.(1)不同之处:城市文化主导阶层不同(古代中国是士大夫;中世纪欧洲是城市居民或市民阶级);城市文化管理模式不同(古代中国是专制政治;中世纪欧洲是法律);城市文化内涵不同(古代中国是儒家思想影响下雅俗文化互相渗透和对立;中世纪欧洲是商业文化);城市文化层级不同(古代中国是封建等级;中世纪欧洲是平等、单一层级);城市文化发展道路不同(古代中国是传承性;中世纪欧洲是创新性);城市文化作用不同(古代中国是巩固封建统治;中世纪欧洲是促使现代欧洲文明成型)。 (2)原因: 中国: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科举制度繁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欧洲:西欧城市工商业逐渐繁荣;王权的加强;罗马法复兴;市民的斗争。 (3)理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不同表现,应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石;文化多样性是交流、创新的源泉。 2.(1)文献史料。是官方史料,间接反映了清代草原丝绸之路的路线、商品以及中俄贸易的情况,史料价值较高。可以补充实物史料。 (2)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促进茶文化的交流与创新;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增加西方国家财政收入;激发与茶相关的文学艺术的发展;丰富了欧洲的社会生活。 3.示例 论题:中世纪以来女装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阐述:中世纪基督教在西欧社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宣扬的原罪说、禁欲、苦行等思想严重压抑了人性。受此影响女装以简朴为尚,色彩素淡,款式宽松。 14世纪以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复苏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14—17世纪女装高腰、泡泡袖、夸张的肩膀和体积巨大的裙子均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突出女性曲线美的折射与反映。而人们可以根据财富选择服装面料,也是文艺复兴以来崇尚财富追求世俗享乐的体现。 20世纪上半期受经济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经济发展及民众物质生活水平下降。服装设计受物资不足的限制,精明的服装商人通过缩减女裙长度及褶皱等方式节约布料。 综上所述,中世纪以来女装的发展成为时代发展进步的缩影。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唯一标准答案) 4.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历史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日益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加剧、三角贸易的发展,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华人等群体的跨地域转移进一步加强;二战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国际人口迁移的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还可以从移民的区域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移民的方式是自愿移民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等方面进行。)大题突破(二十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分值:50分) 1.(2024·福建漳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两宋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工商业发达,市井文化日趋繁荣;另一方面延续自南北朝隋唐而来的士人城居之风使得文人士大夫居城者明显增多。由此,士庶之间、清雅文化与市俗文化之间呈现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构成两宋城市文化的基本格局。由于士大夫拥有核心政治资源,掌握着文化霸权的仍然是官而非商,市民阶层处在士人阶层之下,属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臣民。由于文化强势之最终仍有赖于政治资源,还衍生出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在文化地位上产生相应层级差别的有趣现象。两宋城市文化发展,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并从各方面影响着村落世界。 ———摘编自包伟民《两宋“城市文化”新论》 材料二 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