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1975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练 小题精炼45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含解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日期:2025-10-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884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解析,优化组合,名校,百强,纲要
    小题练45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D [据材料“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可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1903年成立的,故选D项;据材料“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可知1903年布尔什维主义既是政治思潮也是政党,排除A项;布尔什维主义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排除B项;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排除C项。] 2.D [据材料“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可知,美国记者认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是发动了广大的人民群众,顺应了民意,D项正确。] 3.A [据“‘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可知,列宁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是在战争和经济破坏的特殊背景下采取的特殊政策,故选A项;“战时共产主义”是针对当时俄国战争和经济破坏的特殊国情,在特殊时期被迫采取的特殊政策,排除B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从斯大林时期开始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战时共产主义”,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4.A [据材料“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可知该小说宣扬了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A项正确。] 5.B [据材料“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可知,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即适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B项。] 6.B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列宁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因为这些国家具有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然而,列宁观察到,俄国尽管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但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危机和沙皇政权的极度腐败),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联盟有机会夺取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了“先夺权,后创造条件”的设想。列宁的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因为它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观点,故选B项。] 7.B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当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其工业化和无产阶级的发展程度都不如西欧的发达国家。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认为在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无产阶级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首先爆发并取得胜利,这就是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这一创新理论的正确性,它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成功,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胜利不仅在实践上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而且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 8.C [据材料“1917年4月16日”“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建立在公有基础上的农场”等信息,结合所学此时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公有制)推进的战略和策略,故选C项。] 9.B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苏共党内仍有一些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充满怀念,对新经济政策的部分做法相当不满,说明苏共党内对发展道路未达成共识,故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许多问题,“深得民心”说法错误,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苏俄国情正确分析的产物,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新经济政策,而非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 10.C [从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