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2366

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08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第二,节选,人家,蒲柳,单元
  • cover
第8课 《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设计 1、了解作者刘绍棠及其乡土文学的相关知识;理清小说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语言,揣摩语言运用的巧妙;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3、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刘绍棠及其乡土文学的相关知识。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人物性格,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语言。 教学难点: 1、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语言特色。 2、感受小说中所蕴藏的生活风俗和人情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蒲柳人家》就是刘绍棠的经典作品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近劳动人民,一起去听听关于何满子一家的故事。 【走近作者】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长篇小说《春草》《京门脸子》等。其作品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格调清新。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十月》1980年第3期。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现,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蒲柳人家》全篇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两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发表于1980年,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文体知识】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乡土文学的作家们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的《怂恿》、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台静农的《地之子》等。 【文题解读】 蒲柳,指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蒲柳人家”是指用蒲草和柳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指代普通贫苦农家。这一标题点明了文章写作对象和内容,充满北方运河滩浓厚的乡土气息。 任务一:初读文章,扫清阅读障碍 微专题1:字音字形 痱子(fèi) 擀面杖(ɡǎn) 腌臜(ā zɑ) 捯气(dáo) 咯吧(kā) 筵席(yán) 名讳(huì) 戏谑(xuè) 荣膺(yīnɡ) 坍塌(tān tā) 驾驭(yù) 掂量(diān) 呱呱坠地(ɡū) 两肋插刀(lèi) 微专题2:多音字  1、捎:(shào)捎色;(shāo)捎信。 2、拗:(niù)执拗;(ǎo)拗断;(ào)拗口。 3、嚼:(jué)咀嚼;(jiáo)嚼碎。 微专题3:词语解释 1、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2、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膺,承受、承当。 3、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4、一气呵成: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5、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