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2.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2年的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在举行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3.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红头军”是指 ( ) A.红巾军 B.白莲教 C.太平军 D.捻军 4.“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5.“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指( ) A.魏源 B.林则徐 C.李鸿章 D.关天培 6.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俄国 ⑤日本 ⑥美国 A、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7.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 ) A.洪秀全 B.李秀成 C.杨秀清 D.萧朝桂 8.2004年4月,中国保利公司以300 出卷网0万港元的巨额资金,从某拍卖行购回原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是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下面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的是( ) A.割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10.初二(1)班的同学要举行一个《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的活动,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甲午海战 D.收复新疆 1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12.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 出卷网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陵墓修筑的比其它清代帝王墓都要矮时,北师大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13.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 出卷网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15.《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 出卷网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洋务运动 16.“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签订《南京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五四运动 17.近代以来,列强入侵,清政府均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 ) A.清朝军队武器装备太落后 B.清政府军事指挥不利 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清朝封建制度腐朽 18.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