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482

8. 发霉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9-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81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发霉,课件,教案
    8. 发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 了解几种常见物质的形态:固态、气态和液态,温度的变化可使物体形态发生变化。 知道物质变化有两类:一是形态发生变化(物理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发霉》这一课就属于后者,是化学变化的范畴。 了解物质变化有的可以恢复,有的不能恢复。 2、能力: 初步用科学的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发展推理和想象能力。 初步具有动手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敢于实践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变化,发现周围物质奥秘的兴趣。 感受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并通过物质的变化,初步感受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 感悟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2新设计 本节课共有两条主线,其一是学生探究主线,观察霉菌并分析其形成的条件;其二是工具主线。 3学情分析 生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的孩子们,对身边的高科技视而不见的占大多数,如何帮助学生重视此问题?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发霉,但很少接触。一般情况下,家长会把发霉的物体直接扔掉,学生根本没有机会看到,更不用说仔细观察了。 4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霉菌的生长条件。 5教学过程 活动1【作业】课前布置 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搜集一些在生活中发霉的现象或事例。还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其目的是课前的布置使学生关注生活,对发霉的现象有简单的了解,同时也反映出探究活动从课前已经开始。 活动2【导入】集中话题 在课前,老师布置了搜集发霉信息的任务,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曾发生过发霉的现象?关于发霉,大家想了解些什么吗?通过谈话检索生活中发霉现象,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研究兴趣,引出研究主题。 活动3【讲授】(三)探索与调查: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要了解霉菌,首先需要知道霉菌长得什么样。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发霉的橘子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霉菌的样子,可以借助手头现有的工具,并把你看到的画在纸上。此环节老师计划安排了学生分别用眼睛、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画出图(第一次画图)。在汇报时也是分三个层次来进行。在学生提出不公平的情形下,老师出示数码显微仪还,不仅能拍照和录像,还能记录下瞬间发生的变化。此时再请全体同学观察,并做第二次记录,(第二次画图)并汇报霉菌的样子:菌丝和孢子组成。通过科学仪器成梯度出现,反映科学的进步,也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领域研究中工具起重要作用,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又感受科学仪器的进步,促使人们对物质世界更深入的认识。 课件8张PPT。发霉观察要求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进行仔细观察,并把观察结果画在纸上。 不要用手接触观察物体,必要时用镊子夹起,观察结束后也不要用手摸脸或嘴。设计要求 再 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