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483

8. 发霉 课件+教案 (2)

日期:2025-09-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6858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发霉,课件,教案
    8. 发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分层观察认识霉菌的特征,能够说出霉菌是由孢子囊和菌丝组成的,初步认识霉菌的生长、繁殖过程就是发霉,从而感受到霉菌是有生命的。 2.通过观察、画图或文字描述、交流等活动,发展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观察事物进行实事求是描述的科学素养。 3.在逐渐认清霉菌特征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提高科学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经过两年的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例子随处可见。然而,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对霉菌的认识仅限于自己所观察到的表面现象,更多的是霉菌的颜色。学生对于:霉菌是什么样子?霉菌的特点、种类,为什么会发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霉菌一定是有害的吗?这些问题了解不多,尤其是他们不知道发霉的本质实是霉菌的生长、繁殖过程,这也就成为了本课的难点。在教学时,还要用到显微镜,而显微镜的使用要到六年级才接触,在这里为了便于学生在观察使用显微镜,我将霉菌做成装片调整好后供他们使用,从而解决他们对霉菌的观察需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霉菌的特征:霉菌的样子、霉菌是有生命的 教学难点:感受霉菌是有生命的。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 从宏观上感知霉菌的样子 (一)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物品,认识到什么是霉菌。 出示发霉的馒头,它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 生:发霉了馒头上是绿色的。 教师点评:你是从颜色的变化上判断馒头发霉。你们同意吗? (教师板书:发霉) 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发霉的物品? (如学生不说出发霉的特征,强调,你是怎么知道的。)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发霉现象请看。 (幻灯片展示)。边看边介绍。 小结:我们看到物品上黑色的、白色、绿色的物质我们在科学上称为霉菌简称“霉”。 (教学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发霉现象入手,引发学生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猜测霉菌样子的,借助放大镜、镊子工具细致观察霉菌的样子。 1.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霉菌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介绍霉菌的样子,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所说。 板书:毛状、团状、块状 (教学意图:由生活认知入手探寻霉菌在学生头脑中的最原始认识,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源于对生活的认真观察与思考) 2.霉菌是不是这个样子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发霉物品,两人一组可以借助镊子进行观察,用图画或简短的文字记录观察结果。比一比看哪组观察细致。 3.汇报你观察的结果。同学注意补充。教师及时板书学生的观察结果:丝状、粉状、块状等 4.小结:通过同学们的细致观察,有的小组认为霉菌是粉状的、有的认为是毛状的,那霉菌到底是什么样呢?(稍等会)怎么办? 生:用显微镜看。师:你们同意吗? (教学意图:通过利用放大镜细致观察,验证学生对霉菌的原始认知,训练学生从宏观上认识霉菌的样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活动2【活动】二、从宏观到微观探究霉菌的特征 (一)微观中探究霉菌的样子。 是呀,物体太小时,用眼睛很难看清他的样子,科学家在观察微小的物体时常常使用显微镜观察。(黑板上贴显微镜图片,再出示显微镜)由于我们要到6年级才学习如何正确的使用显微镜,今天为了方便同学们的观察,我已经将霉菌做好装片放在了显微镜上并将显微镜调整好,同学们只需打开左侧的开关,然后一只眼睛通过观察的目镜,就可以看到霉菌的样子了。请看观察要求。看投影: 2.学生实际观察记录,教师下面巡视指导。 (教学意图:组织学生借助观察仪器———显微镜,在微观世界中对霉菌进行更细致的观察,顺应了学生心理需要。同时向学生渗透:当用肉眼无法清晰的观察微小的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