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4933

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优秀教学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10-0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232091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国家,24张,教学课件,优秀,建立
  • cover
(课件网)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时空坐标 1、能够明确秦朝统一的时间、关键人物以及过程。 2、能够明确秦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3、深刻理解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以及秦的速亡的启示,体会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课程标准 秦开始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 秦朝建立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去世 公元前210年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 课前导入 秦诏版,是指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 内容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呢? 一、秦的统一 统一原因 (条件) 任务一:阅读教材P14内容,概括秦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进程?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民心所向 大势所趋 秦“据殽函之固,拥幽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地理优势 重用人才 一、秦的统一 统一原因 范雎曰:「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又曰:「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 秦之有韩,如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 天下有变,为秦患者,莫大于韩。王不如收韩。」 顿弱曰:「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 杜牧曰:「秦萃锐三晋,经六世乃得韩,遂折天下脊。复得赵,因拾取诸国。」 ———《战国策》 林氏曰:「齐、楚自恃其强,有并包燕、赵、韩、魏之志,而缓秦之祸。 燕、赵、韩、魏,自惩其弱,有疑恶齐、楚之心,而胁秦之威。 是以苏秦之说阻,而张仪之志申也。 秦知天下之势,取韩、魏以执天下之枢,故能并并天下。 是故后之有为者,必先审知难易之势。」 ———《史记·六国表》 正确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一、秦的统一 统一进程 任务二:阅读教材P15内容,并结合地图,说明秦统一六国的过程。 (公元前230———前221年)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破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克楚 前222年收燕 前221年降齐 一、秦的统一 秦朝建立 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建立者:嬴政(秦始皇) 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面积约340万平方公里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伐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一、秦的统一 巩固统一 任务三:阅读材料,秦朝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吸取了哪些教训?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此外,“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战国状况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秦始皇采取措施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条件) 一、秦的统一 巩固统一 任务四:阅读材料,指出材料中是何种制度?并说明其特点。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专制主义: 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皇帝制度 (中央) 一、秦的统一 巩固统一 “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史记·卷一百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