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 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蜡烛在燃烧时既存在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又存在另一种会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蜡烛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概括。 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变化。 2学情分析 在课前,我针对学生的前概念做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知道蜡烛可以被点燃,但很少使用蜡烛,在我调查的学生当中有4个学生能说出用滴蜡油的方法固定蜡烛,对于蜡烛长什么样子,他们在生活中是有经验的,对于蜡烛的形态变化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蜡烛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1.多媒体展示“比较‘制取二氧化碳’和‘给水加热’两个实验中的变化记录表”。 2.谈话:上节课我们针对“制取二氧化碳”和“给水加热”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比较,比较过后,我们知道这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变化相同吗?21教育网 3.点燃蜡烛:让我们点燃一根蜡烛,看一看蜡烛在燃烧的时候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实验的变化 让学生知道两个变化的不同,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活动2【讲授】研究学习 1.现在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点燃的蜡烛,你有什么发现? 2.哪个组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观察点燃蜡烛,填写记录单。 让学生观察蜡烛点燃后的变化,了解蜡烛燃烧时的特性,为后面的比较铺垫基础。 活动3【活动】学生实验 1.刚才我们发现的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但是有些变化是需要一些材料和实验方法才能发现 2.提问:如何利用烧杯、漏斗等材料来做实验,小组交流交流,说说你们的想法。 策略1:利用烧杯罩在火焰上看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策略2:烧杯在火焰上烧会被烧黑。 策略3:(学生不能利用漏斗设计方案)教师引导:将漏斗罩在火焰上,然后将点燃的小木条放在漏斗口会出现几种情况?21cnjy.com 策略4:验证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教师演示。 3.让学生比较点燃的蜡烛体积发生什么变化。提问:减少的蜡烛去哪了?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学生交流方案。 学生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汇报。 学生观察、比较。 完善实验记录单。 交流总结。 让学生充分思考发言。引导学生利用所给材料设计方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开始实验,在过程中教师大胆的放手,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在放手的同时教师要做到整体的把控,明确实验的方法和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让学生交流总结的过程中,明确蜡烛在燃烧的中存在着两种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