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528

5. 物体的热胀冷缩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1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3091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物体,热胀,冷缩,课件,教案
    5. 物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我发现、我实验、我创造”为核心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探究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本课是科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热与生活的第一课《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顺序略有调整,自行设计本课。 2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已掌握探究式实验方法,对热胀冷缩有一些生活经验,但不够全面,更不系统。 3教学手段: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讲授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新知、培养技能。 4技术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各种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资料、气球、矿泉水瓶、小药瓶、抹布等 三: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道气体、液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解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初步会做水的热胀冷缩的实验,设计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并能观察和记录实验的现象。 3.初步具有归纳概括物体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能力和解释有关问题的能力。 4.初步具有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兴趣。 2、教学重点 初步会做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会设计制作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 3、教学难点 归纳概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能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瓶矿泉水,提出问题: 老师今天早上买了一瓶矿泉水发现“这瓶水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今天就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下面我们就从大家最熟悉的液体———水开始研究。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方法。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 1、液体的热胀冷缩研究 教师演示实验:看这瓶红色的水,现在水的高度,我们看看放到热水中有什么现象?我们再把瓶子放到冷水中呢?猜想会有什么变化呢?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现象?(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升高或降低引导学生说出温度的变化导致水的体积的变化。)把你看到的现象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在一般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温度降低体积缩小。这种性质叫热胀冷缩。(贴课题和定义) (一方面激发兴趣,一方面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同时使学生认识实验仪器。) 其他液体是否也有水的这种性质呢?你熟悉的液体有哪些?(学生举例。)从中挑几个做实验,如:牛奶、酒精、醋等。找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这几个实验说明什么?列表观察,总结现象。(液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液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的热胀冷缩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预设: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塑料袋、酸奶袋、各种仪器如试管、平底烧瓶、矿泉水瓶、吸管、小药瓶、瘪兵乓球、红墨水......)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固体的热胀冷缩研究 (1)看视频:这个实验说明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课前老师让你们做一个实验:把两个杯子轻轻地套在一起,先放在热水中,再放在冷水中,有什么现象?哪位同学汇报一下,现在你能解释这种现象么? (2)练习:大屏幕出示热胀冷缩的应用 请学生回答问题,解释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