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光的反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道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物体反射光的能力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验,具有认识问题、发现规律、动手操作、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探究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的,基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我预设的难点,以及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已有经验,我设计了3个前测题。 1、你们玩过“晃人”游戏吗?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吗?这一问题主要是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反射现象的认识。通过调查12人玩过这个游戏,12人没有玩过这个游戏,但是没玩过的同学也看到其他人玩过,所以这一现象对学生来说十分常见。其中能准确说出反射现象的有16人占67%;认为是反光的有3人占13%,认为是折射的有3人占12%,不清楚有2人占8%。前侧分析:有19人了解反射现象,其中16人能准确表达,3人表述不准确,只有5人对这一现象模糊不清。 2、光线照到镜子之后会怎么样呢?试着画一画。这一问题主要了解学生对反射现象的认识。15人正确画出光路图,6人缺少箭头,3人不清楚。依据前测,能够正确画出光路图的有15人占62%,其中有两人还自主探究当光线垂直照射镜子的情况。有6人占25%画的不准确缺少箭头。还有3人占13%不会画。前测分析:大多数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知道光是怎样反射的,能够画出光路图,只有3名学生不清楚,课上只需要引导他们知道这是光的反射规律就可以了。 3、用哪些材料能够出现这种现象?了解学生对所有物体都能反射光的认识程度。前测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镜子等表面光滑的的物体,说明孩子们对反射物体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以上前测,我发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本课的重点内容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各种物体都能反射光了解不全面,所以我将认识各种物体都反射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学生准备一些表面粗糙的物体,让学生全面的认识所有的物体都能反射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归纳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认识各种物体都能反射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纸箱子,在箱子里老师放了一件东西,你能猜出是什么吗?(用激光笔照射盒子,在墙上看到光点) 预设:镜子 2、为什么你认为箱子里的东西是镜子呢? 预设1:因为我在屏幕、墙上看到了亮点。 预设2:因为有时候我们用镜子对着太阳就能在墙上看到光斑。 【设计意图:通过猜猜箱子里的物体是什么这一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利用过镜子、尺子反射太阳的光照到墙上、身体上。所以这个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认知。】 活动2【讲授】二、学习新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 1、认识反射现象 你想不想亲眼看看这个光是怎么走的? 实验材料:激光笔、光屏、镜子、记录单。 实验步骤:1、不放镜子,激光笔的红外线在白屏上是怎样走的? 2、放镜子,激光笔的红外线照射镜子,红外线在白屏上是怎样走的? 3、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要求:1、分工合作,注意组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2、实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后认真填写记录单。 分组实验,反馈实验结果: 预设:没有镜子的只看到一个红点,有镜子的光又返回来 光遇到镜子又返回来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归纳反射概念:光照射到镜子表面,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而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设计意图:光的反射现象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此活动让学生亲眼看到光遇到镜子的传播路径,学生能够知道怎样表达光的反射概念,也为归纳概括反射规律奠定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