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新课导入 1.了解班固及《汉书》,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字词句知识。 2.分析文章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对照映衬的艺术手法,体会这些艺术手法对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作用。 3.认识苏武的忠贞守节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苏武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格。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九岁观奇书,作赋《两都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史学界: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 文学界:与扬雄并被称为“班扬” 地理界:与张衡并被称为“班张” 作者介绍 家庭成员: 父亲:班彪 弟弟: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史书: 《汉书》 辞赋: 《两都赋》 诗: 《咏史诗》 文学常识 . 《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马续和班固的妹妹班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体例: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汉书》体例上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班昭、马续续写的。 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叙事详明,史实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史记 题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时间跨度:3000多年 体例:本纪、列传、世家、书、表 汉书 题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时间跨度:230年左右 体例:纪、表、志、传 两书合称为:“史汉” 《汉书》《史记》对比 写作背景: . 秦末汉初,匈奴凭借强大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武帝时,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着对方的虚实。苏武出使匈奴,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物)。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苏武传》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 武,字子卿。少(shào)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yí)中厩(jiù)监。时汉连伐胡,数(shuò)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dàng)。 以:凭借 兄弟:指苏武和他的兄苏嘉,弟苏贤 并:都 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稍:渐渐 迁:升迁、升任 栘中厩:汉宫中有栘园,园中有马厩,即马棚,故称。栘,yí。厩,jiù。 监:管事的官员。 胡:此处指匈奴 数:shuò,屡屡、多次通使:派遣使者往来 窥观:窥探观察 辈:批 当:dànɡ,抵押 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表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