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1 课 课题:我有一个想法 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属于观察生活、表达想法的实用性写作训练。教材通过两个示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如 “沉迷手机影响人际交往”“班级开辟植物角的建议”,明确习作要求是清晰呈现问题、想法及改进建议,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有效表达的能力,契合三年级学生初步形成生活认知与表达欲望的学习阶段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清晰表述自己的想法,做到问题与想法的内容完整、逻辑清楚。 教学难点:能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或解决办法,使表达具有实用性和说服力。 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改善生活的信心。 语言运用: 指导学生运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初步学习书面表达的基本格式与语气。 思维能力: 训练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如通过植物角建设等建议美化班级环境,体现初步的审美意识与改造能力。 情境导入:同学们,注意啦!你知道吗?我们的脑袋里都藏着一个神奇的 “灵感灯泡”!同学们,当你看到: 爸爸总是埋头看手机时…… 教室后面的角落空荡荡…… 你的“灵感灯泡”是不是就“叮!”地一下亮啦?心里会冒出一个小小的、想要改变它的好主意? (举起灯泡卡片,亮出课题) 对!这个好主意,就是我们的 “想法”!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超棒的想法大声说出来、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单元———《我有一个想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回顾旧知,讨论话题 1.教师出示图片或短句提示:“生活中,你发现哪些行为或现象通过我们想办法可以变得更好?”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关键词(如:浪费粮食、能源浪费、社区环境)。 3.引出课题《我有一个想法》,明确本节课任务:写一写你关注的问题和你的建议。 4.回顾旧知:我们在学习本单元口语交际的时候,也讨论过不少身边值得关注的现象。大家还记得吗?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最近有没有什么现象引起了你的关注?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倾听情境创设,说一说自己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观察教材写作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 “生活小观察员” 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关注生活问题。 第二节:明确要求,范例引路 1.请同学们自由默读教材上的两篇例文,想一想:两位小作者分别写了什么?他们的想法是什么呢? 第一篇例文写的是很多人因为玩手机而忽视了正常的社交这一现象,同时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小作者还谈了自己对这个现象的想法,他认为过度沉迷手机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们应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第二篇例文谈了自己想在班级建设植物角的想法。小作者把植物角的具体运作和开辟植物角的好处都写得很清楚。 技巧总结: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我们既可以从家庭、校园或社会中的一个现象入手来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及这样想的原因。 倾听情境创设,观察教材示例,初步感知 “发现问题 — 表达想法 — 提出建议” 的习作模式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清晰理解习作要求,分析范例结构,掌握写作框架,为自主写作做准备 第三节:小组讨论,确定主题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 “生活中引起你关注的问题” 展开讨论。可以是校园生活(如课间追逐打闹、图书角书籍杂乱)、家庭生活(如家人浪费水电、沉迷电视)或社会生活(如宠物随地大小便、行人乱穿马路)等方面。 每组推选 1-2 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全班分享,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聚焦问题的具体表现,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 以小组讨论形式,引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