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8025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9-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43520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8课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何尊及铭文拓片 最早的“中国”藏在哪?———国宝何尊带你探秘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说“中国”,但你们知道“中国”这两个字最早是在哪里出现的吗?它不是在书本里,也不是在石碑上,而是藏在一件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里。这件文物叫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祭祀礼器。它沉睡在地下数千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重见天日,当考古学家清理掉它身上的泥土,在它内部发现了122个字的铭文时,整个史学界都为之震动———因为在这些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四个字,意思是周武王决定在天下的中心建立都城。这短短四个字,不仅记录了一段王朝往事,更藏着我们文明的基因。而这样精美的青铜器,本身就是夏商周时期高超铸造工艺的见证;这短短的铭文,更是早期中华文明的文字密码。今天,就让我们从这件国宝开始,一起走进那个青铜闪耀、文明勃兴的时代,探寻夏商周时期的科技智慧与文化魅力。 核心素养目标 01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以前的天文和医学成就,了解古代中国对农业的重视和中医的独特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02 认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知道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了解诗经和《楚辞》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唯物史观) 03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能够正确看待悠久辉煌的中华文明,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家国情怀) 壹·天文、历法与医学 1.天文观测: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西周 春秋 先民们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月食 日食 殷商武丁时期的一根卜骨,上面的刻辞为“旬壬申夕,月有食”。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诗经》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左传·鲁文公十四年》 陶寺古观象台 壹·天文、历法与医学 2.历法制定: 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 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出现干支纪日。 战国时期,人们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甲骨文合集37986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 《夏小正》 壹·天文、历法与医学 3.医学发展: ①夏商周时期,人们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传说中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神农尝百草 《黄帝内经》 ②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望、闻、问、切四种诊断 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③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炙、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1.发现甲骨文: 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 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2.甲骨文占卜刻字过程: 牛骨 裂缝 孔隙 孔隙 孔隙 ①钻孔:用器具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②凿槽:用在钻孔的一侧凿出一道凹槽。 ③灼烧: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 ④刻字:根据兆纹判断吉凶,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 贰·甲骨文与青铜器 3.甲骨文内容: 己已王卜,贞(今) 岁商受 (丰收) 年。王占曰: 吉。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记录妇好征战羌方的甲骨卜辞 “贞,登妇好三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