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中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 (福建卷) 试卷总评 / 考情分析 /真题解读 /备考指津 CONTENTS 目录 01 试卷总评 02 考情分析 03 真题解读 04 备考指津 试卷总评 01 考查范围与核心考点 时间跨度上的覆盖 2025年福建中考试卷内容在时间上纵向贯穿古今,涵盖中国史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阶段,以及世界史的不同时期,如古代文明、近代变革与现代发展等。 领域分布的广度 横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政治方面有各朝代政治制度,经济上涵盖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模式,文化领域包含思想、艺术等方面内容。 核心考点的均衡性 核心考点在各领域及不同历史阶段分布较为均衡,确保全面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避免出现考点集中于某一特定范围的情况。 2024年福建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坚持中考命题的正确政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试题的鲜明导向,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突出“两考合一”功能定位。 命题依据 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题型与题量与2023年中考总体上具有延续性与发展性,试题题型包括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其中客观题与2023年无变化,28小题;客观题也是4个大题: 核心素养渗透 唯物史观的体现 唯物史观在试题中有所体现,如通过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考查,让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像分析某一时期经济发展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时空观念的考查 时空观念方面,部分题目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时代背景分析问题,如依据唐、宋、明等不同朝代的时代特征,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史料实证的运用 史料实证上,许多题目以原始文献、考古发现等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与分析能力,如根据汉代简牍刻齿符号分析物资管理情况。 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的融入 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如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事件的考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基础概念考查 选择题对核心知识的侧重 在选择题部分,着重对教材核心知识进行考查,强化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基础知识点的直接考查。 具体基础概念考查示例 如考查春秋时期鲁国权臣违背周礼使用天子专属祭祀诗歌,体现对西周礼乐制度这一基础概念的考查;还有对秦代官吏选拔需具备多种知识能力的考查,涉及秦代官吏选拔制度概念。 能力层级考查 选择题的能力要求 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概念辨析能力。学生需要从题干中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对相关历史概念进行清晰辨析,以做出正确选择,如判断不同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概念内涵等。 非选择题的能力侧重 非选择题则强调综合分析与论述建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多个历史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归纳总结出历史现象的特点、原因等,并通过论述建构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 情境与视角特点 史料类型的丰富多样 试题中的史料类型丰富,涵盖考古发现、文献典籍、漫画、学术研究、奏折档案等。多角度还原历史场景,如通过汉代简牍了解当时行政管理,借助漫画理解特定时期国际关系。 切入视角的新颖独特 切入视角新颖,避免对重大事件的常规考查。例如从大酺次数与时长变化考查武则天政权合法性建构,从阿拉伯帝国对被征服者经济政策分析国家统治基础。 热点呼应与育人功能 对现实问题的呼应 试题呼应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如考查1977年技术引进,让学生思考改革开放前政策探索与当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