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情满中秋夜 共话团圆时 ———中秋节主题班会课件 开 场 白 同学们,当街边的月饼香气弥漫,当夜空中明月渐圆,我们即将迎来中秋佳节。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象征,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凝聚着赏月、吃月饼的温馨习俗。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探寻中秋的起源、故事与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目 录 中秋节的由来内涵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经典诗词 壹 贰 叁 肆 壹 中秋节的由来内涵 中秋节的由来内涵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内涵 关于中秋节起源,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对月亮的崇拜,一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活动。“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尧典》:“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中秋)。”在《周礼》一书的《春官》篇中记载,周代已经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等习俗。到了隋唐之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月亮的神秘色彩慢慢消退,唐朝虽没有中秋节日,但中秋赏月、玩月却是文人的时尚。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内涵 宋代,中秋节成为民俗节日,中秋放假一日,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形成。明清之后,时代发展,中秋节俗也随之变化,祭拜、祈求与情感、愿望构成了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生活中重要的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内涵 1.团圆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佳节。这种团圆的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 2.感恩 中秋节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感恩祖先的庇佑,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 3.和谐 中秋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在赏月的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从而更加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中秋节的内涵 贰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1.祭月(拜月)、赏月 祭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庭院或户外摆放桌椅,品尝月饼、水果等美食,欣赏明月的美丽。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2.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3.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