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8588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16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日期:2025-10-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60249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6课,戊戌变法,课件,16张,PPT,-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应变 国变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边疆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列强瓜分中国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民族危机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呼唤新的领导阶级、新的变革方式 民族资产阶级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康有为等人发动公车上书、推动维新变法的史事,结合此前所学,认识维新运动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了解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的维新思想,阅读材料,感受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爱国进步精神。 3.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举措并开展讨论,知道戊戌政变,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感受谭嗣同等人矢志为变法献身的精神品质。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壹 1.公车背景 材料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而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可以称为“变”的起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制度,开展维新变法。 (2)《马关条约》即将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朝野一片反对声浪。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壹 2.公车上书 材料 窃闻与日本议和……社稷安危,在此一举……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 ——— 1895年 康有为《上皇帝书》 时间 领导人 内容 影响 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超等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维新运动的开展 贰 1.开展方式 (1)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2)影响较大的报刊有上海《时务报》和天津《国闻报》。 维新运动的开展 贰 2.影响 材料一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日本以变法而强 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这些文字议论新颖,通俗易懂,风靡海内。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刊。 ———2024年颁布人教版《中国历史 八·上》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观点: 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百日维新 叁 1.背景 材料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歌舞山河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也。 ———《上清帝第五书》 ①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 ②康有为等维新派推动下。 1897年 德国舰队进入胶州湾 2.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叁 3.内容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性质 特点:范围广、力度大、操之过急(103天下达184道诏令)。 百日维新 叁 4.结果 读书人 民族资产阶级 旧官僚 平民百姓 八旗兵 这些角色对于变法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变法触动了旧官僚、旧读书人、八旗兵的利益。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失败 百日维新 叁 4.结果:失败 △戊戌六君子 △慈禧太后 △光绪皇帝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软禁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