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8814

6.2《五石之瓠》课件(共42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477573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了解庄子和其作品,以及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独特思维方式。 壹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贰 品味庄子散文恣肆纵横、奇特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品味庄子寓言的婉曲达意的艺术风格。 叁 肆 理解庄子“无用之用”的内涵,辩证理解庄子的哲学观。 学习目标 庄子与他的思想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 经济的发展给文人学士提供了物质保证,社会变革则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的论题。大批文人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阐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 时代背景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 了解庄子 了解庄子 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通“诽”)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从此庄子终身不仕,追求精神自由。 “漆园傲吏” 庄子面对死亡的安然(生死观)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庄周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具有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具有一些积极意义。 主要作品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的道家经文———《庄子》。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了解庄子 《庄子》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其中《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了解作品 鲁迅评价: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当下,似乎一切无法立刻变现的事物,都被视作浪费。 数据取代语言,效率凌驾感受。 我们追逐利益,追逐成绩,追逐“有用”。 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再思考一下 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 “有用”是真的“有用”吗?“无用”是真的“无用”吗? 读《五石之瓠》,就是要看看庄子的回答能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前情回顾 《五石之瓠》选自《逍遥游》。《逍遥游》作为《庄子》的首篇,里面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庄子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我有一个大葫芦 解读文题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shí :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 瓠hù :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1石=10斗=60千克(战国) 5石=50斗=300千克 正音朗读 五石之瓠 瓠落 呺然 不龟手 洴澼絖 掊 鬻 xiāo pǒu jūn píng pì kuàng yù huò hù 剖 pōu 一点小提示:请大家等会在看这个葫芦和“护手霜”故事的同时猜一猜,他俩究竟在吐槽对方的什么?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 成 而 实五石。 对……说 赠送 葫芦 连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