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9002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9-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676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7课,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习
  • cover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2.19世纪末,义和团在揭帖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这一口号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D.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矛盾 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义和团相信降神护体、刀枪不入 B.义和团兴起于山东、直隶地区 C.慈禧太后曾多次下令剿杀义和团 D.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4.在义和团看来,洋人也罢,洋物也罢,无一不与侵略联系在一起。他们在歌谣中唱道“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见洋人就杀,见洋货就烧,不杀洋人没饭吃,不烧洋货气不消”。材料体现出义和团运动( ) A.具有鲜明的爱国精神 B.得到社会各界支持 C.注重团结义和团成员 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5.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民间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上述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 ) A.兴起背景 B.发展过程 C.革命纲领 D.最终结果 6.“义和团运动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这段话反映了义和团( ) A.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B.具有深厚封建迷信色彩 C.具有进步性和爱国精神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精神 7.1900年7月,英美各大报纸相继刊电,散播外国公使在北京遭到伤害的谣言,并捏造诸多血腥细节。英美媒体这一行为旨在( ) A.制造侵华借口 B.助推革命浪潮 C.宣扬西方观念 D.传播近代科技 8.1900年6月,大批俄军进入天津地区,与清军和义和团激战。特别从6月17日起,俄军还与义和团和清军为争夺老龙头车站反复血战,在持续数十天的战斗中俄军死伤惨重。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横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这段材料叙述的是( ) A.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闻讯出逃 B.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后、皇帝乔装外逃 C.义和团控制了京津,清朝皇帝被迫外逃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后、皇帝仓皇出逃 10.19世纪60年代,英、法、美三帝国闯进天津,并占据土地为租界;到1902年,天津旧城郊被九个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且九国租界扼据了从海口通往北京的战略位置。近代天津的变迁,折射出( ) A.内忧外患的时代困境 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 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剧 11.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列史料主要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 )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北京珍贵图书文物,如著名的《永乐大典》等均被洗劫一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A.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