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79353
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天净沙·秋思》联读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20961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ppt
,
语文
,
七年级
,
统编
,
2025-2026
,
26张
(
课件网
) 4 古代诗歌四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沧海横流英雄气 深秋羁旅亦断肠 ———《观沧海》《天净沙·秋思》联读 资料助读1·明体裁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时用。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曹操的诗现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敢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其诗歌较多的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前者如《度关山》《对酒》,后者如《短歌行》。其中一部分诗还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 了解体裁:乐府诗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了解体裁:散曲 作品 体裁 特点 《观沧海》 东汉乐府诗 句式自由(以四言为主,兼用长短句),结尾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为乐府套语,侧重 “咏志”。 《天净沙·秋思》 元代散曲(小令) 属 “天净沙” 曲牌,句式凝练(以七言、五言为主),以意象组合见长,语言通俗,侧重抒情写意。 资料助读2·知作者 认识作者 名 :曹操(155-220),字孟德; 时 :东汉末年 评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作 :《短歌行》《龟虽寿》、《步出夏门行》组诗等。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认识作者 诵读诗歌·解诗意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jié dàn sǒng zhì zāi 以:连词,来。 何:副词,多么。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其:代词,指大海。 至:极点。 以:介词,用。 注释 观 沧 海 朗读诗歌 读顺文意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我从东面登上碣石山,远眺那苍茫的大海。 海水是那样的起伏动荡,山岛是那样的高耸突兀。 (山岛上)树木葱茏苍翠,各种花草丰美茂盛。 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海面上波涛翻滚。 日月的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 银河的辉煌灿烂,仿佛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庆幸的得很啊,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朗读诗歌 读顺文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上语文情境课堂】13 “纪念白求恩”主题展览活动—《纪念白求恩》情境教学课件(2025-11-15)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11-15)
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5-11-15)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11-15)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