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四单元学情检测卷 选择题(共15小题,45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后面括号里。 1.19世纪末期,全球风起云涌,冲突不断:英俄在波斯和阿富汗对抗;英法在暹罗对抗;英德在东非对抗;德法在摩洛哥对抗。这些冲突反映出( ) A.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B.经济竞争引发了殖民对抗 C.亚非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D.美国的世界优势地位动摇 2.下面是1916年5月英国人创作的漫画《别动》,画中描绘了一头佩戴德军头盔的野猪,被名为“凡尔登”的夹子紧紧夹住了鼻子,动弹不得。这幅漫画( ) INCLUDEPICTURE"卷P3T2.TIF" A.反映了一战进入转折阶段 B.描绘了索姆河战役的惨烈 C.喻指德军在西线受到牵制 D.讽刺了德军的蛮横与嚣张 3.1918年,《民国日报》发表了关于“十月革命”的社论:“俄国为吾之近邻,自今莅大战以来,外则受强敌之压迫……其国民感受内外之忧患,乃奋起为大破坏、大创造之事业。”据此可知,该社论认为( ) A.沙皇专制导致革命失败 B.一战失利引发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D.俄国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4.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建立世界最早的无产阶级政权 B.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C.开创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促成了战后新格局的形成 5.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8年年底的大选中许诺“要绞死德国皇帝”。但是在巴黎和会上,他又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企图利用德国来遏制苏俄、牵制法国。这种变化旨在( ) A.推动经济发展 B.维护本国利益 C.援助德国重建 D.维持和平稳定 6.德意志民族对《凡尔赛条约》充满仇恨,他们怀念帝国,希望出现一个铁腕人物重振国威。这种持续高涨的复仇主义成为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的原因之一。材料旨在说明《凡尔赛条约》( ) A.协调了战胜国间的矛盾 B.埋下了更大冲突的隐患 C.确立了战后德国的优势 D.稳定了战后的国际秩序 7.图示法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根据下面示意图信息,推断最适合填入图中“?”处的内容是( ) INCLUDEPICTURE"26QJ9-2.tif"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国际联盟 D.雅尔塔会议 8.鉴于该政策取得的成功,在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没有收缩,反而被加强。而此时的俄国已因多年的战争而民穷财尽,战争和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鉴于此情形( ) A.彼得一世进行改革 B.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D.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 9.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机床制造等工业部门。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进步 B.苏联经济结构实现了均衡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开始显现 D.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0.在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甘地特意学会了手工纺线,自己给自己做衣服,并号召民众用印度传统的方式生产各种生活必需品。在其努力下,印度( ) A.增强了民族意识 B.抵挡了殖民者入侵 C.实现了经济独立 D.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11.20世纪30年代美国有这样一首歌曲: “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此歌曲侧面反映了( ) A.美国民众对社会主义向往 B.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瓦解 C.美国深受经济大危机打击 D.罗斯福新政未取得成效 12.193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