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9776

14 唐诗五首 野望 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6696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唐诗,五首,野望,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4 唐诗五首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积累并能正确默写名言名句。 2.借助注释,灵活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理解内容。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述诗词内容,描述画面。 4.知人论世,抓关键语句,理解诗人情感和诗句蕴含的哲理。 诗词鉴赏六步骤: ①审标题,明内容。②看作者,联背景。③通字词,晓诗意。 ④找意象,品意境。⑤抓诗眼,解情感。⑥析手法,识特色。 考点1:描绘诗歌情景(画面) ①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 ②析特点,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 ③明情感,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 ④绘画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 考点2:品析诗歌炼字(炼字) ①释字义,明手法:可结合字(词)性,解释其含义,或指出其所运用的特殊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②描景象,摹情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写出的景物特点或描摹出的情景、情态。 ③点作用,表感情:点出该字(词)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及其艺术效果。 活动一 结合注释,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画面。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gāo bó yǐ dú wēi xǐ huī 傍晚站在东皋远望,我徘徊着不知想要归依何方。 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从我身旁飞驰而过。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点明时间、地点 徘徊不定、孤苦无依 秋天,凄凉、萧瑟 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用典 、隐居的苦闷 活动二 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助读资料: 王绩,初唐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号“东皋子”,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 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给树木和山峰染上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回家,打猎的人带着猎物回家。但诗人却徘徊不定、孤独无依,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苦闷。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 (2)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自己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句子是: (3)表现诗人傍晚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孤寂无依彷徨心情的句子是: (4)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的句子: 当堂检测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活动一 结合注释,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画面。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仙人乘着黄鹤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白云依旧飘来飘去。晴日里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的草木茂盛。黄昏时的故乡在哪呢?长江上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用典,增添神秘色彩、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人生短暂、世事茫茫 草木茂盛、生机勃勃 借景抒情、乡愁 活动二 《黄鹤楼》是如何将神话传说和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借黄鹤楼的名字联想传说中的仙人曾在此地乘鹤而去,如今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茫茫的感慨。登楼远眺时远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引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故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