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浙美版七年级美术单元复习资料 大单元1 艺术之窗 一、亚洲美术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都诞生在亚洲。这些古老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美术作品,为亚洲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具代表性的雕刻,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石柱顶部的浮雕表现了太阳神将象征王权的绳圈和量杆交给国王汉谟拉比的场景。浮雕上人物体态的大小表示等级的高低,这种突出主要人物的表现手法在古代亚洲艺术中十分常见。 随着亚洲各地间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地区的绘画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比如重视线条的表现,追求画面的写意性与内在精神的表达等。 细密画是一种古老且流传极广的美术形式,是一种精密刻画的小型绘画,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都曾出现。波斯的细密画将写实人物与中国工笔花卉技法、波斯书法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波斯风格。(著名细密画大师毕扎德)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洲各国间交流的重要商道,它不仅繁荣了古代东亚、中亚以及欧洲之间的商贸交流,更促进了亚洲各国间的文化交融。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艺术样式,多以版画形式表现市井生活、人物百态和自然风景。 葛饰北斋的版画《神奈川冲浪里》描绘了神奈川附近的巨浪。画面中三条奋进的船只正与海浪进行惊险而激烈的抗争。骇浪、小舟与远处的富士山形成了大小、动静的鲜明对比。该作也是日本浮世绘中的代表作品,现藏于美国博士段美术馆。 日本的古代建筑,从外观上看与中国古代建筑有许多相似之处,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对山水画的喜爱充分体现在日本的园林艺术中,如龙安寺的石庭。在一片静寂的庭院里,用耙子将砂砾耙出波纹或漩涡,其间点缀着错落有致的石块,这种类似中国盆景的表现方法被称为“枯山水”。 吴哥窟是柬埔寨吴哥王朝国王建造的一座大型印度教寺院,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后来转为佛教场所,并作为佛教朝圣之地一直沿用至今。泰姬陵是印度国王为去世的妻子建造的一座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陵墓。吴哥窟、泰姬陵与中国的长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被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金牛头竖琴(局部) 乐器是古代苏美尔文明的工艺美术作品,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二、非洲美术 方锥形金字塔是从第四王朝演变而来的,其中吉萨金字塔群是典型代表。吉萨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与胡夫拉(卡夫勒)金字塔、门卡乌拉(孟考勒)金字塔合称为“吉萨三大金字塔”。 史前非洲人在洞穴的岩壁上作画,早期作品中出现的狩猎场景,生动展示了史前非洲人类的生活。 古代埃及画家作画方式跟现代人大不相同,善于总自如地切换视角,表现出事物最具有特点的角度。正面律是古埃及人创作人物的常用方法。 非洲雕塑是最能体现非洲艺术特点的艺术形式之一,除了木雕、陶塑等,还有在木材上嵌入金属、骨头等材料,再以贝壳、毛发、羽毛、兽骨、角牙等进行装饰的综合性雕塑。在非洲雕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以及神秘且强烈的表现力。 非洲木雕于宗教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上主要塑造原始民族的图腾和祖先像。有两种风格:一种是写实的,一种是程式化的。 在非洲,面具是一种传递与承载文化信息的独特“符号”。配合特定的服饰和舞蹈,佩戴面具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风俗。 非洲织物的用料非常广泛,有树皮、布料等,通常用传统的科霍戈布为白底,图案多含有动植物、太阳、月亮等元素,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重和自然与人的联结。每一种元素都有特别的含义,比如鸟类,代表女性的内在美;猎人,代表生命中的神秘力量。 三、拉丁美洲美术 拉丁美洲,主要是指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区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