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1080

浙美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10.青铜器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3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400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美版,新教材,教材,七年级,下册,青铜器
  • cover
七年级下册第10课《青铜器》 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系统阐述青铜器的发展历程,从夏代起源至商周鼎盛,再到秦汉以后的演变,熟知不同时期青铜器在造型、纹饰、功能上的特点。2.精准识别鼎、鬲、甗、豆等常见青铜器种类,详细描述各类青铜器的用途、造型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作品,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3.深入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包括范铸法、失蜡法等,能够准确分析制作工艺对青铜器造型和纹饰呈现效果的影响。4.能够运用所学青铜器知识,从造型、纹饰、工艺、文化内涵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不同青铜器作品的艺术价值,撰写简单的赏析短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大量欣赏青铜器图片、实物及相关视频资料,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捕捉青铜器的细节特征。2.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分析活动,引导学生对青铜器的艺术特点、文化意义、社会功能等展开探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3.安排实践创作活动,如用黏土制作简单青铜器造型,让学生亲身体验青铜器制作过程,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造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的热爱与浓厚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2.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认识到青铜器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青铜器的发展脉络、种类特点、制作工艺及艺术特色,掌握青铜器的基本文化内涵。2.学会从造型、纹饰、工艺等角度分析青铜器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二)教学难点1.理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科学性,体会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2.引导学生透过青铜器的外在形式,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宗教、礼仪等文化信息,理解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青铜器的历史发展、种类用途、制作工艺等基础知识,构建学生对青铜器的理性认知框架。2.欣赏法:展示丰富多样的青铜器图片、高清实物视频,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青铜器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力。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围绕青铜器的造型设计、纹饰寓意、文化功能等话题展开交流,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思想碰撞,提升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4.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青铜器制作工艺的部分关键步骤,如范铸法中泥范的制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制作过程,增强实践认知。5.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如用简易材料制作青铜器造型或绘制青铜器纹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青铜器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2.收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青铜器实物图片、高清视频,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涵盖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典型器物、制作工艺等内容。3.准备青铜器制作的相关工具和材料,如黏土、石膏、颜料、雕刻工具等,用于教师演示和学生实践。4.为学生准备辅助学习资料,如青铜器知识手册、工艺流程图、赏析范例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视频,视频中呈现壮观的古代建筑、精美的陶瓷、华丽的丝绸以及庄重的青铜器等元素。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视频中,哪种器物最能体现古代的威严与神秘?”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2.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 “青铜器”。3.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富有感染力的古代文明视频,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自然引出本节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