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1297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2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9-2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8次 大小:1013584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32张,PPT+
    (课件网) 视频赏析 新课导入 沙漠治理--超级奇迹 观看视频,思考: 1、视频中提到的沙漠是我国的那一个沙漠? 2、我国为何要坚持沙漠绿化?目的是什么?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 共筑生命家园 政治认同:理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增强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 道德修养:培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了解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 健全人格:形成积极向上、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核心素养目标 ★1.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4.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 美丽的中国时代图景是怎么样的?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1--88页,思考以下问题,关键词语圈画勾点 第一部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冰川融化 暴雨、洪灾 旱灾 强雷暴 土地沙漠化 来自大自然的警告: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杀鸡取卵 思考:以上名言对你有何启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④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议一议: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与必要条件 人类应保护自然,并对自然进行补偿和修复 自然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人类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发展中 的协调 进取中的有度 多元中的一致 “纷乱”中的有序 动态中的平衡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笔记区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P81-82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视频赏析 观看视频,思考: 我国为何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 ①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心里也有本“政治账”。他说:“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总书记两会谈“新”|“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 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这些年,我们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越来越多。 ③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笔记区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P83-84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