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1949

江苏省徐州市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34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第一,试卷,法治,道德,次月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DADDB BACBC CDB 14.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④我们应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5.(1)走进城市,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言之有理即可,2分) (2)置身于广阔的社会,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投身社会实践。我们要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要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等。(4分) (3)对社区:有利于维护社区的公共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提升社区的文明程度等。对社区居民: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为居民排忧解难;有利于居民相互关心;有利于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等。(一方面最多2分,共4分) 16.(1)①网络是把双刃剑;②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方便了信息传递和交流;③网络上存在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会误导大众,侵害未成年人权益;④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三点即可,每点1分) (2)①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谨防诈骗;②发现电子产品或软件使用异常,立刻报警处理;③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4分) (3)安全上网:①不泄露个人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②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轻易扫描二维码。(2分)文明上网:①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不在网络上散布他人信息。(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赋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调研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 A.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地缘关系 B.血缘关系、业缘关系、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2.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睢宁县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要成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热心帮助他人 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阅读。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纸张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无纸张限制,无携带保存障碍,图书保存于网络,一点即可阅读,不用案头堆积如山,耗费巨大木材资源。可见(  ) A.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平台 B.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 C.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 D.网络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5.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是有一些并未被核实。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