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降水的成因 (2025山西晋中期中)降水是水循环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甲、乙两城市位于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纬度相近,同属温带气候,但降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两城市降水量逐月累计量。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降水( ) A.夏季占比大 B.季节变化小 C.持续时间短 D.总量比较少 2.影响甲、乙两城市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天气系统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易错点2 高空与近地面气压、天气状况的判断 下图为亚洲东北部地区冬季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在低空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L附近形成如图所示的锋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图中L处锋面为( ) A.低压槽—冷锋系统 B.高压脊—暖锋系统 C.高压脊—冷锋系统 D.低压槽—暖锋系统 4.L处锋面形成前,在低空经历的天气剧烈变化过程为( ) A.出现强对流 B.气旋过境 C.寒潮爆发 D.沙尘暴过境 易错点3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2024江西丰城期中改编)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图中M地气温可能是( ) A.23℃ B.28℃ C.18℃ D.13℃ 6.导致甲、乙两地1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7.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圣地亚哥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 B.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C.圣地亚哥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 D.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较少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B 由材料可知,两地位于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同属温带气候。图中示意两城市降水量逐月累计量变化,所以图中任一月份降水量减去前一月份降水量即当月降水量,故相邻两月降水量差异大,则说明后一个月降水量大,表现在图中即曲线倾斜角度大的月份降水量大。读图分析可知,乙城市6—8月累计降水量曲线倾斜角度大,这说明乙城市夏季多雨,且乙城市累计降水量在10月到次年2月几乎没有增长,这说明该城市冬半年降水少,据此可判断乙城市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占比大;图中显示甲城市降水量逐月累计变化曲线倾斜角度全年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该城市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小。故B正确。 2.C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城市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湿润,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乙城市为温带季风气候,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下,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故影响两城市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故C正确。 易错分析 本题易因看到甲、乙两城市位于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就认为是东西两岸的位置不同,即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甲、乙两城市降水出现差异,这实际是对影响降水的地理位置因素理解不到位,这里的地理位置应该是指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本题明确两地纬度相近,即纬度位置无差异,且两地位于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即均位于沿海地区,则海陆位置无差异。 3.D 读等压线分布图可知,L所在的天气系统整体气压分布特征为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系统,L处锋面为低压系统向外延伸部分,故应为低压槽,B、C错误。结合图中等温线分布,可以判断L处锋面北侧气温高,为暖气团所在地;南侧气温低,为冷气团所在地。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故图中暖气团应沿逆时针方向向冷气团所在地移动,L处锋面应为暖锋系统,D正确、A错误。 易错分析 近地面锋面气旋系统中冷、暖锋分布的普遍规律为“左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