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2277

6.2《五石之瓠》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8213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五石之瓠 庄子 知识补充 壹 庄子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 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终身不仕。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并且道是无处不在的,但道又是没有具体形态和意志的,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即天道观。 哲学 无为而治。为了摆脱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政治 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即齐物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生存方式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因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惠子(约前369一前286) 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 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合纵抗秦的主要倡导者,主张魏齐楚对抗秦国。 濠梁之辩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鸱得腐鼠 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 背景探寻 庄子所处的年代,既是战争频发的动荡时代,又是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士”阶层大量出现,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的形成起着重大作用。彼时孟子正游说各国,墨家门徒遍及天下,齐国“稷下之学”正当鼎盛,而庄子却主动地选择了“无用”和贫困。 身处政治黑暗、尔虞我诈、民不聊生的环境中,庄子对昏君及趋炎附势之徒无比憎恶,而对苦难中的平民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庄子大体上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同时有其独自见解,形成了其个性鲜明的哲学、艺术特色。 文本探究 贰 题目解说 “石”,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五石”是指数量。 “瓠(hù)”是葫芦的一种。 “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 1斗=10升=15斤 1石=10斗=150斤 5石=50斗=750斤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ǒu 之。” 惠子对庄子说:“魏惠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瓢,却因宽大而没有什么可承受的东西。这个葫芦内中不是不够空虚而宽大。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击破了。” 坚固 指大瓠的坚固程度 击破 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宽大空阔 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 种植 赠送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