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317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

日期:2025-09-3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846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生物,高中,2019,人教,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选择题 1.(3分)科学家在对“四膜虫编码rRNA前体的DNA序列含有间隔内含子序列”的研究中发现其自身剪接内含子的RNA具有催化功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称为核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核酶分子含C、H、O、N、P,以碳链为骨架 C.不同来源的核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在胞内、胞外均能起作用 D.核酶由核糖体合成,有的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2.(3分)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酶的最适pH实验中,温度条件应设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B.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中,不宜使用H2O2酶进行实验 C.在酶的最适pH条件下,最有利于酶的保存 D.在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最有利于酶的保存 3.(3分)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升高温度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4.(3分)下列关于酶以及与酶有关的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检测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可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 C.生产中常用青霉素酰化酶将氨苄青霉素改造为青霉素 D.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3上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5.(3分)如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c表示同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质b能为该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B.图甲中若物质c为单糖,则物质a为果糖 C.图乙中曲线可表示图甲中物质a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变化 D.图乙中曲线①②③的差别可能是温度不同造成的 6.(3分)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C.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应加入适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D.冬季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 7.(3分)在四分格培养皿中加入含有淀粉和琼脂的混合液(如图),待其冷却凝固后分别在4个区域中加入0.1mL不同的液体并涂布均匀,然后将其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1小时后均加入0.1mL碘﹣碘化钾溶液,结果如表所示。 区域 涂布的液体 实验结果 ① 蒸馏水 蓝黑色 ② 新鲜唾液 红棕色 ③ 煮沸的新鲜唾液 蓝黑色 ④ 蔗糖酶溶液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7℃保温的目的是为酶促反应提供适宜温度 B.若增加混合液的淀粉含量,应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C.区域②和①的结果不同,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D.区域④的结果为蓝黑色,是因为酶具有专一性 8.(3分)有些酶必需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试管Ⅰ 试管Ⅱ 试管Ⅲ pH 8 8 7 温度 80℃ 40℃ 40℃ 酶 1mL 1mL 1mL 底物 1mL 1mL 1mL A.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 B.该酶在80℃的环境下已经失活 C.35分钟后试管Ⅱ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 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 9.(3分)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代表腺嘌呤 B.“P”代表磷酸基团 C.“~”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D.ATP水解时往往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10.(3分)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碱基不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